南阳网讯 “县域经济的生命力在于特色,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南召既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又有明晰的特色产业。市委提出实施富民强县战略,差异化推动县域经济,这与我县确定的发展差异化理念不谋而合,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1月8日,市人大代表、南召县县长王放谈到南召县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时高兴地说。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探索走特色之路成为南召县突出重围的发展路径和现实选择。
作为山区县,南召如何找准和走好特色之路呢?近年来,南召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到非金属新型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养老休闲
旅游等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上,确立差异化发展理念,培植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致力于把资源用足用活,把特色做大做强,突破大资源小产业的尴尬处境,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培育工业产业集群
让“中国钙都”的梦想成为现实
南召县地处秦岭地区,伏牛山段,县境内地层发育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变形强烈,构成了有利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四大类47种、416处,遍布全县16个乡镇,其中大型矿床18处,其余均为矿(化)点。独特的资源禀赋让南召人为之骄傲,这也
孕育了该县以碳酸钙为主的非金属新型材料产业,并成为产业发展的底气和源动力。
这些年工业上,南召研发高端产品,完善产业链条,培养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以碳酸钙为主的非金属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围绕碳酸钙粉体生产形成全产业链条,力争到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超百亿元,让“中国钙都”的梦想成为现实。
南召县以碳酸钙为主的非金属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从钙粉生产--油漆生产--石木地板、装饰墙板生产---墙体腻子、色母粒生产---PVC门窗生产、管材生产---环保纸、壁纸等新材料生产的产业链条。
目前南召县产业集聚区内非金属新材料中下游产业已投产项目13个,上市产品有石木地板、岗石、低碱特种水泥、纳米乳胶漆、真石漆、PVC门窗、金刚石工具等,去年底实现产值14亿元。中下游产业在建项目15个,主要有波纹管、壁纸、母粒、包装材料、型材、复合材料、重晶石加重剂等产品,形成了集粉体生产、新型材料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强势产业,拥有广阔的前景和市场。
发展现代态农业
叫响玉兰辛夷柞蚕国字号品牌
南召是山区农业县,近年来该县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为目标,培育壮大花卉苗木、辛夷、柞蚕等农业特色产业,打造了“中国辛夷之乡”、“中国玉兰之乡”、“中国柞蚕之乡”等三张烫金名片。
农业上,该县注重发挥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中国玉兰之乡这三个国字号品牌的优势,扩大规模和质量,强力发展以辛夷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柞蚕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玉兰为主的苗木花卉业,把农业做成工业,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做强旅游业,实现三产融合。
苗木花卉产业是该县培育崛起的朝阳产业。南召县以云阳镇、皇后乡、小店乡等5个核心乡镇为主,高标准建立10个精品示范园,引进新品种,增加辐射力,扩大吸引力,带动周边乡镇遥相呼应,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目前该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培育的30多个玉兰花木品种,专业村发展到60多个,100亩以上的基地40多处。去年新发展苗木花卉1.5万亩,总面积达到13.5万亩,一跃成为
河南省第三大花木基地县。
南召县是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该县以乔端镇、马市坪乡、崔庄乡等乡镇为主体,以发展杜仲、山茱萸、辛夷、天麻为主攻方向,建成四个中药材基地,联合在县产业集聚区建设中药材加工产业园。
该县拥有宜蚕柞坡150万亩,柞蚕产量占全省的80%。依托资源优势,重点招引柞蚕深加工项目,实现特色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突破,形成了从蚕农育种养蚕——蚕茧深加工、床上用品生产——蚕丝地毯生产——蚕食品开发——培育蚕蛹虫草、口服液、胶囊生产的产业链条。目前,该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柞蚕丝制品生产基地。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该县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平台,把全县荒山荒坡荒滩等闲置、荒废的土地全部盘活,吸引
社会闲散资金、工商资本注入现代农业开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物流”的模式,实施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强力推进旅游强县
描绘全域景区化新画卷
南召县是旅游资源大县,是南阳市旅游开发重点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前景广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荟萃,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在8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中,南召有8大类25个亚类54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单体总数586个,其中优良级233个,数量与质量均居南阳市第一,位居全省前列。
秉承资源禀赋,该县强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树立“全域景区化”发展理念,以打造主体景区、魅力城镇、美丽乡村、休闲田园为载体,以养老养生、休闲度假游为发展方向,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让居
民生活在风景中,让游客流连于画卷里。
该县要重点发展养老养生产业,依托南阳万家园养老产业集群,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老年病预防治疗、保健养生、
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全省首个养老产业集群。
去年以来,该县在全市率先提出发展养老养生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在全域景区总体规划的引领下,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力度,推进五朵山、伏牛天池、宝天曼、莲花养生城、真武顶等重点景区、重点项目的深度开发,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丰富养老养生
文化内涵,提升建设品位,尽快形成春赏花、夏漂流、秋登山、冬滑雪,四季有景、特色鲜明的旅游发展新格局。2014年全县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4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
今年该县计划总
投资5亿元,实施景区建设提升工程,重点抓好五朵山、伏牛天池、宝天曼、莲花泉、猿人山省级森林公园、莲花养生城等景区建设,新建、改建一批基础配套工程,全面提升景区建设品位,力争莲花泉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并通过验收,猿人山省级森林公园达到国家4A级景区建设标准。
产业发展生态化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主基调
在特色产业发展蓝图绘就,生产建设有声有色的同时,王放并没有放松生态这杆标尺,一再强调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主基调。他告诉记者,南召天蓝、地绿、水清,良好的生态是发展之源、发展之基,“这些年,我们高度珍惜和充分发挥生态良好的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中坚持以生态为基,注重培育绿色产业,实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努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既靠生态产业化推动了发展,又靠区域生态化巩固了生态,县域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明晰。”
尽管一项项经济数据让人振奋,全县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后劲儿十足,但对于南召县的总体发展态势,王放有着更为深刻和警醒的认识:“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回过头来看,南召的发展还是较多依赖资源开发。当前,我们的非金属新型材料、碳酸钙中下游、养老养生旅游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气候,加快动力转换,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采访的最后,王放表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南召以主导产业延链补链、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坚持产业集聚化、产品终端化的发展方向,碳酸钙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苗木花卉产业、休闲旅游产业等产业已经“完美转身”,转型升级正进入爬坡过坎,举全县之力建设河南花木强县、中原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县、中国中草药开发基地县、中原能源基地县。
《南召县县长王放: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nanzhao/115976.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