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内乡县新闻 >

内乡县:打造教育高地 助推人才兴县

[摘要]内乡教育名片 ■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 ■ 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县 ■ 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 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 ■ 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编者按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内乡县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根本、抓民生的理念,着力建设...

  内乡教育名片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   ■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县   ■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   ■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编者按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内乡县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根本、抓民生的理念,着力建设区域性教育高地,强力实施“科教兴县”发展战略,高位谋划,多策并举,先行先试。把创建“全省教育名县,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全县长远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通过集中政府和各类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在打造教育改革“先行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同时,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促互融、同频共振,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七月蟾宫频折桂,硕果飘香满菊乡。     高考成绩出炉后,菊乡沸腾。这个教育大县再传捷报:各项指标均居各县区前列,三本上线率位居各县第一;全市理科状元花落内乡高中;重点本科上线535人,较去年增长0.1个百分点,本科(不含艺体)上线2337人,较去年增加200人,上线率达66.41%,较去年增长8.67个百分点。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傲人的成绩,圆了莘莘学子的大学梦,圆了教师家长的育才梦,更圆了内乡教育的图强梦。诚然,考试成绩不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但连续增长的各项数据却是内乡教育不断升级的最好证明。     捷报,让我们看到了内乡县教育的万木成林,更让我们看到了内乡县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迈进的傲人风姿。     高位求进,续写华章,内乡县凭的是什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内乡县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抓好了教育,不仅造福子孙后代,更是抓住了内乡发展的灵魂;抓不好教育,不仅愧对子孙后代,甚至误国误民。”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县长杨曙光的讲话掷地有声。“集全县之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区域性教育高地”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内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中。      高位谋划      凝心聚力打造教育强县     内乡作为拥有70多万人口的国家秦巴片区特困县,在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教育如何发展?实现全县教育水平的提升要靠什么?教育强县的目标如何实现?     内乡给出的答案就是坚持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目标催生动力。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富民强县”的理念,以教育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把创建教育强县作为重大的经济工程和民心工程抓紧抓好。     ——“顶层设计,科学决策”,教育发展方向得以确立。县委、县政府相继下发了《内乡县2013-2017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内乡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资源布局、推进举措、财力保障、考核奖励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确立了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的教育发展总方向。此后,又一一细化“打造教育强县”的路径、方法和步骤。不仅如此,凡属教育工作重大问题,县委、县政府等四大班子领导都进行专题研究、专题部署、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全县上下形成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重点投入,保障到位”,教育发展动力得以展现。内乡县委、县政府先后明确全县各个阶段教育工作重点,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任务,在安排财政支出中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在资源配置中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尤其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支持教育,县委书记李长江上任以来,多次到教体局、中小学校调查研究,对事关内乡教育发展的方向、重大措施作了具体要求。县长杨曙光上任一年多来,多次到县教体局、内乡高中、新高中建设工地和中小学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切实解决在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他多次在全县性会议上反复强调:把内乡教育优势进一步提升,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力,集中政府和社会资源,把内乡建成区域高地,在全省要有位次,把教育打造成一个品牌,用教育推动经济,作为推动内乡经济长远发展的切入点,促进全县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教育发展保障得以确立。内乡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教育工作研究会,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明确县级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并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全县各个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了由教育、财政、人社、城建等部门相互配合推进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明确在推进教育发展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     ——“科学布局,强力突破”,教育发展基础得以夯实。按照“小学向中心村和社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以及保留必要教学点的基本原则,内乡县先后将9所高中整合为4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将全县初中由34所整合为22所,采取1所完全小学辐射带动3所~5所分校的办法,将全县329所小学整合成77所中心小学、37所完全小学、213个教学点,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教育水平。在中心小学内部实行“四统一”管理,即教育教学统一管理,教师统一配置,教育经费和教育设施、设备统一调配使用,教师福利待遇统一标准发放,使中心小学成为乡镇的学校管理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从去年9月份起,内乡县委、县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近500万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按照人均每月100元的标准进行生活补贴。截至目前,全县有4000多名农村教师享受到了这一优惠政策,极大鼓舞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县委书记李长江多次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目前,内乡县高中、初中教育资源布局比较合理,并通过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的验收。全县现有中小学校160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中专1所,初中22所,小学131所(不含教学点213个),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教学点213个;幼儿园(班)339所,基本满足内乡县教育需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这样良好的重教氛围下,内乡教育一路高歌猛进。     多策并举     创新发展唱响时代强音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发展唯有创新,创新唯有改革。内乡的经济发展是这样,内乡教育发展也是这样。     内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灿烂,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隋唐时内乡就开办儒学,设立书院,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    “内乡教育发展到今天高位运行,得益于历届班子的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形成了具有内乡特色的教育文化,这种强大的文化力量,推动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内乡县教体局局长唐新庆说,所谓“继承”就是继承上届班子好的做法,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强落实求实效;所谓“创新”,就是与时俱进,用新思维、新方法把既定工作推上一个新高度。作为本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内乡县教体局沿着历史的轨迹,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内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以质量为根基。质量不高的教育无异于生命的萎缩。内乡县教体局牢牢抓住教育质量生命线,强化系统内干部职工“质量立业,质量立校,质量立身”意识。     规范招生管理。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坚持普通高中分配生制度,把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并向薄弱初中倾斜。建立办学规模和班额审核制度,对违规招收的学生一律不划拨教育经费,不增加教师编制,有效遏制了学生无序流动、择校和大班额现象,使各学校保持合理的规模和班额,努力促进生源均衡。     实施素质教育。该县坚持把实施教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作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全面落实上级“减负”要求,有效保证体、音、美、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课时,全县中小学实现了课程设置标准化。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通过学科渗透、课外活动等途径,深入开展“三爱”(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三讲”(讲文明、讲诚信、讲法制)、“三护”(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和“三节”(节粮、节水、节电)、理想信念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广泛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年都召开田径运动会和球类运动会,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深化教学管理。该县制定了《内乡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八条》和《内乡县中小学生学习常规八条》,对教师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进行统一规范。制定了《内乡县高效课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县中小学深入推广自行探索的“学·导·练三三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同备一节课”、“磨练一节课”、示范课引路、优质课竞赛、公开课展示等形式,积极推广先进教改经验,引领广大教师致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全县部分学校强化了校本课程开发,赤眉镇一初中、二初中开设了书法课程,赵店乡中心小学开设了泥塑和剪纸课程,县第七小学和桃溪镇中心小学开设了经典诵读和奇石文化课程,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列。2014年高考,该县考生3693人,本科以上进线2648人,一本进线559人,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该县认真落实国家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代理妈妈”等活动,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资助。同时,该县教体局号召各学校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坚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区就学“应入尽入”制度,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孩子一样能够就近入学,享受“两免一补”。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采取建设寄宿制学校、实行结对帮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通“亲情电话”等措施,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资助上优先考虑。形成“以特教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通过以上措施,该县确保了全县特殊群体学生享受到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就学机会,实现了适龄少年儿童就学机会均衡。     近两年,外出寻师择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凤凰归巢的优秀学子越来越多。“我放弃了孩子在南阳读书的机会,把孩子送到内乡读书。”这是一位家长在考察了内乡高中一个星期,听取了10多位家人和朋友的意见后作出的决定。     ——以人才为支撑。“人才就是最大的竞争力。”内乡教育一直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理念,学校领导坚持听课制、巡课制,走回学校,走回教室,走到老师和学生中间,及时掌握老师和学生的动态。     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激活人才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内乡接连出实招。     实施教师补进长效机制。该县每年都根据上年度教师自然减员数和因适龄儿童增长而扩大办学规模所需教师数总和,科学制定编制,向社会公开招聘。2010年以来,共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1273名,其中,2014年招聘教师480名,并把90%以上的招聘教师分配到农村和偏远学校,基本满足了正常教育教学需要,有效提升了偏远乡镇学校师资水平。     实施教师交流机制。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和异地交流制度。该县中小学校校长任期届满面向全县竞争上岗,凡是竞争上岗的学校校长一律到外乡镇任职。实行城区骨干教师对口支教制度。城区中小学校每年派出不低于本单位教职工总数2%的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5年内下乡支教骨干教师不低于本单位教职工总数的10%。实行名师定期送教制度。该县充分利用县内的名师资源,建立“名师工作室”,依托网络直播互动教室系统,采取名师讲学、教学观摩、说课上课等形式进行定期送教。近年来,该县共选派136名教师下乡支教,52位省、市、县名师进行了好课送教,促进了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大力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加大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力度,要求教师每学期都签订师德承诺书,实行师德师风考评和“一票否决”制度,教育引导全县广大教职工坚守职业道德,弘扬正气,释放正能量。同时,该县全面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培训活动,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程”和“教师教学技能达标竞赛活动三年行动计划”,多次组织优秀教师到省内外名校参观学习,聘请专家学者到县内作专题报告,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实施教师激励机制。该县对除城区之外的4000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按照人均每月100元的标准进行生活补贴,每年补贴资金达473万元。截至目前,农村教师生活补贴,我市唯有内乡县率先实施,这在全省也为数不多。该县依托牧原集团设立了“牧原桃李奖”、“功勋校长奖”、“功勋教师奖”,基金规模5年内将达到1亿元,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校长和教师,这些措施进一步激发了该县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续写华章     百花齐放绘就满园春光    “百花齐放共展风采”办大教育、走百家争鸣的路子是内乡教育的发展思想。     内乡县县长杨曙光认为,打造“内乡教育高地”就是要推进普、职、成、幼、小、中、高、特,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百花齐放,进而吸引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内乡集聚。     百年名校内乡高中今年取得市理科第一名及515人考上重点本科线的骄人成绩。走进学校,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     谈起治校办校,内乡县教体局副局长、内乡高中校长卢正纲说,内乡现在的教育事业发展恰逢黄金期,内部和外部条件俱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在这样的环境下甘愿当孺子牛,多出成绩,出好成绩。内乡高中在教学中点燃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学习潜能。坚持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师生点评、拓展延伸,打造优质的教学课堂,逐步构建“教学—管理—跟踪—反思—调查—督促—落实”的过程评价体系,做到有求必查、有查必评、有评必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     充满锐气的菊潭中学,中招考试成绩斐然, 2014年239人参加中招考试,省级示范性高中正取生录取86人,录取率为35%,综合成绩列南阳市359所初中第二名。     虽为民办学校,成绩丝毫不输其他学校。谈起办学体会,该校校长樊聪丛倍感振奋,学校自开办以来,在内乡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三年创办内乡一流学校,五年创办南阳一流学校,十年创办河南一流学校,十五年创办全国特色学校”为发展目标,广大师生奋力拼搏,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绩。在中国教科院教授韩立福引领下,成功创建了QGP学本课堂教学模式,于去年12月28日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今年5月9日,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机关报《教育时报》评为“河南教育名片”、“河南课改先锋”,在南阳是第一家。     职业教育承载着许多老百姓让子女立足社会的殷切期望。     一流的电子、汽修、数控等专业实训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气势宏伟的学术报告厅、图书馆…… 内乡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示范专业,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重点示范专业。     多年来,该校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先进办学模式,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人格完善、技能过硬、服务社会、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有所作为”的优秀公民上,探索出了“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走得畅、行得稳”的育人道路,其实施的稳妥就业管理途径,真正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     群策群力     牧原基金助力教育振兴     教育的锐变推动着千年古县前进的车轮,新鲜的血液助推菊香教育崛起。     打造内乡教育高地已现雏形,如何能保障内乡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集社会之资,兴千秋伟业。持续发展内乡教育事业,打造教育高地,关键是建立一个长效的投入机制,牧原教育基金会的成立就是一个重要支撑。”内乡县县长杨曙光在发展教育规划中提到,县委、县政府引导,要在社会各界、企业家中形成发展支持教育的合力,设立专业化运作的教育基金,为内乡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持续助力。     在为家乡捐资助学发展教育的历程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走在了前列。    “我们知道,培养一名优秀学生,就能温暖一个家庭,就能播种一份希望,就能成就一个未来,就能为繁荣整个社会作贡献。我们深刻地明白,培养更多优秀学生是一项长期工程,意义深远。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企业家的心愿,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采访中,这位土生土长的内乡人——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如是说。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多年来拿出专项资金,针对贫困地区小学,年年支持,捐资改善当地的教育条件,修建校舍,购置电脑,改善办学条件。并且一直致力公益事业的发展,多次资助周边农村地区修建公路、改善饮水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水平,回馈乡邻。截至目前,牧原集团和董事长秦英林个人累计捐资1500余万元。     特别是在2014年,牧原集团及董事长秦英林捐资198万元重奖内乡高中优秀教师,特优教师李静哲荣获特等奖5万元;希望内乡高中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办特色教育,为高校培养输送更多的人才,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此举奠定了设立内乡教育基金的基础,引起了内乡县企业家的广泛关注。     为调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积极性,除内乡县财政加大教育经费支出外,内乡县委、县政府计划号召领导干部带头为内乡教育事业发展捐款,为内乡教育基金的设立添砖加瓦。同时号召内乡企业家、回归创业人才,积极投身内乡教育事业,注资教育基金,发展教育事业。     内乡县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辈出的沃土,内乡深厚而悠远的文化教育发展历史可见一斑,崇教尚文之民风流传至今。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探析内乡教育成功的秘密,总有一种情怀在激荡:县委、县政府的重视,让内乡教育人有坚强的后盾;优秀教师团队的躬耕不已,铺就了众多学子的求学大道,无数人为内乡教育事业发展篇章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感言     优先发展教育是内乡实现科学发展、经济腾飞的战略部署。此举既为当前所计,更为长远而谋。教育不仅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有全局性影响力。     多年来,围绕“创建全省教育名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展目标,内乡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     如今,内乡教育发展成效初显。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惠泽千家万户;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为地方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发展教育是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大差距”的基础性措施,孩子们乐享教育改革的红利,“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愿望与梦想逐步实现;教育的产业溢出效应愈加显现,一所好学校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强力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优秀企业躬身菊潭干事创业。     教育成为带动内乡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将引领这片沃土在新机遇、新挑战中高歌猛进,持续向好、永续发展。                        本版统筹:田云章 王兴勇         本版执行:樊翠华 周文光

 


《内乡县:打造教育高地 助推人才兴县》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neixiang/21486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