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02 10:33 我要投稿
记者穿行于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内,总投资27亿元的机械电子产业园、农牧装备制造孵化园项目工地上,钢构林立,焊花飞溅,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内乡县围绕创新、招商和服务做文章,借助产业集聚效应,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内乡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逆势“蝶变”。
创新发展
提升竞争实力
“这个电磁开关水泵不到1000克,却拥有8项国家专利,蕴含着我们飞龙的‘智动力’。”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国钦自豪地告诉记者,企业先后荣获20余项国家专利,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位于内乡县产业集聚区的南阳宝天机电公司利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防爆电机转子,被多家防爆电机企业争抢;天一密封公司研发的硅(氟)胶线垫生产技术全国独有;南阳英良石业有限公司将人造岗石变身为电视背景墙、装饰材料,一举打入高端市场……
创新,实现了“内乡制造”到“内乡智造”的升级跨步,产品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该县的机械电子、新型建材、造纸印刷、高档肉食 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中都有科技领先型企业作引擎,进而带动科技型企业集群拓展,绿色崛起。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内有32家企业都至少拥有一项国家专利,去年这 些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其中科技贡献率的占比达到六成以上。
招商引资
形成产业集群
鹏翔科技生产的电子水泵配件、天一密封生产的密封件、宛泰粉末冶金生产的车用压缩机配件及仁创覆膜砂再制造等企业均为“飞龙制造”提供原料和配件,上下游 企业相互关联,互为配套,既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在资金、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了集约效应。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汽车水泵—排气管 —高效电机—密封”的产业链,产业集聚区现已入驻机械制造企业39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百亿元。
内乡县明确产业定位,组建6个招商专班,依托牧原、飞龙等龙头企业,着力壮大产业集群,创新了开放招商、批量引进企业的“龙头企业+平台+政务服务+金融 服务”新模式。按照“上游招下游”、“下游引上游”、“补齐产业链”的思路,积极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促进产业纵向延伸、横向集聚,通过整合提升, 建设专项园区,大力培育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清洁高效能源基地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优化服务
打造“投资洼地”
“给内乡的好政策和服务点个赞,企业一期从项目落地到试生产仅用7个月。”南阳英良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少峰如是说。
“对企业来说,发展环境与发展战略一样重要。”回首这几年的发展,晋成陶瓷总经理陈立承为当年选择落户内乡而欣喜。晋成陶瓷是全国陶瓷行业知名企业,投资20亿元在内乡兴建产业项目,从考察到签约2个月,从奠基到产品下线只用了6个月。
内乡县全力打造跨越转型的“服务端”,推动产业发展。该县实行“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领导分包重大项目。为切实解决企业 难题,该县探索建立了企业现场办公服务机制,从金融、供电、用地、供水、用工、环保、物流、统计、税务、项目政策、市场营销及领导服务12个方面对企业提 供有效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问题。在具体服务中,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联审联批制,力争行政审批“项目最少、流程最优、 收费最低”,确保项目快上马、立入驻、早开工。同时,出台投资服务、财税支持、人才引进、投融资等配套政策,最大限度地放宽领域、放活政策、强化扶持、创 优环境。
内乡成为火热的“投资洼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晋升为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总面积达1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93家,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产值超亿元企业达49家,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区发展处于全市前列。(来源:南阳日报)
《产业集聚引发“蝶变”效应》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neixiang/53269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