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社旗县新闻 >

大美桥头我们一起走过

[摘要]1月15日,尽管已是寒冬,桥头镇社红路花卉苗木生态产业带、珍珠河风景区、毓秀老街改造区、毓秀新城社区和镇产业园区依然生机勃勃。桥头走出了一条适应阶段特征的发展路子。 以发展特色产业支撑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该镇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土地流转,引进龙头...

    1月15日,尽管已是寒冬,桥头镇社红路花卉苗木生态产业带、珍珠河风景区、毓秀老街改造区、毓秀新城社区和镇产业园区依然生机勃勃。桥头走出了一条适应阶段特征的发展路子。


    以发展特色产业支撑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该镇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花卉苗木、蔬菜、畜牧养殖、仿真花四大特色产业。先后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4000亩,引进南阳华景园林、河南春秋苑园林等企业,投资近亿元,在社红路两侧建成全长6公里的花卉苗木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小河流、姚营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稳步扩大,总面积达到3000亩,反季节蔬菜大棚达到300余座,亩均效益超过15000元。
    畜牧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以绿茵奶业、神力富民养殖基地为代表的标准化养殖场数量达到20余个,规模不断扩大,益力康食品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肉兔养殖基地主体完工,年底前建成投产,全镇逐步形成以养牛、养鸡、养猪、养兔为主的特色养殖业。
    特色手工业异军突起。以马蹬移民村为核心、辐射周边几个行政村的仿真花、丝毯加工等特色手工业逐步壮大,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找到了出路,朵朵花业等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与义乌大型仿真花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新上设备30台。

    以开放创新双驱动带动城镇竞争力持续提升
    该镇抓住桥头被确定为全县城乡统筹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确立了以“一带四区”建设为载体,加快“生态桥头、文化桥头、实力桥头、魅力桥头”建设步伐,全力打造社宛方三县区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镇的发展目标。完成了桥头总规修编。投资120万元建成了桥头规划展示馆;投资50万元,对社红路镇区段实施了立面改造。争取了总投资500万元的镇区排水沟等附属工程项目。建成全长600米的标准化街道;完善基础设施。完成镇区供水管网改造;镇垃圾中转站规范运转;珍珠河文化公园升级改造已经完成;投资1428万元的美丽乡村试点项目招投标已经完成,即将开工。集镇管理精细化。成立了城管中队,聘用环卫队员12名,镇区实现了全天保洁,干净卫生。


    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带动发展方式转变

    抓示范、育亮点、带全局,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成立各类协会。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各类协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参与市场竞争。
    去年以来,先后引进了南阳华景园林、河南春秋苑园林、中星林业、湖北神力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和神力富民养殖基地,带动史庄、桥头、马蹬、何营、相庄等村300余户群众从事相关产业。成立了桥头镇花卉苗木种植协会和马蹬村畜牧养殖协会。目前,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亩,初步形成了社红路花卉苗木生态产业带。占地200亩、总投资3000万元的神力富民养殖基地4座标准化厂房已建成投产,并与雨润集团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

    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特色产业,先后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9个,涉及种、养、加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参加农户达到2000余户。全镇共培育家庭农场6户,土地规模化经营超过500亩;全镇专业大户共有126 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为农业农村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带动生态环境改善
 
    毓秀社区内已建成民居256套,二期工程80套民居正在加紧建设,道路、广场、学校、自来水厂、路灯、绿化等各类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毓秀社区已成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示范点。
   
   涛声越千年,风起再扬帆。既有古代“水旱码头”的辉煌,又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桥头镇党委书记李德新,镇长崔荣克说,新的一年,我们将及时跟进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用新理念融入新常态、用高标准实现高质量、用严措施落实严要求、用硬作风保障打硬仗,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务实开拓、奋发作为,为社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续写新的华章。


《大美桥头我们一起走过》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sheqi/12776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