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4 13:03 我要投稿
“老杜啊,他可是俺农民的‘科技财神’!”记者近日在社旗县农村的田间采访时,提起杜学云,农民群众纷纷夸赞。
“科技财神”这个称谓对杜学云来说当之无愧。从1973年被选招为县农业部门的虫情测报员开始,他在农技推广战线上一干就是40年。40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县258个行政村的130万亩耕地,把农业技术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的每一个角落;40年来,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丰产丰收的欢声笑语;40年来,他为社旗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农业财富和经济效益。
社旗县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麦播面积常年在90万亩以上,而地处“东大岗”的郝寨、下洼等乡镇由于土地贫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不足,小麦亩产常年在六七百斤徘徊。如何让旱冈薄地的麦农不掉队成了杜学云心中的结。2011年,在该县组织的“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中,杜学云勇挑重担,主动要求到郝寨镇李洼村,把该村9组的308亩麦田定为试验基地,发誓要把小麦亩产提高到千斤以上。
那段时间,他吃住在村里,白天深入田间传授小麦种植技术,晚上走访农户查找小麦低产原因。他还结合当地实际,在生产技术上狠抓统一供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精细整地踏墒播种、加强监测预报四项措施,并推广了统一拌种、统一测报、统一防治、统一检查防治效果的“四统一”防治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测查,当年全组308亩麦田平均亩产达582.1公斤,亩均增产三四百斤,多收入近四百元,老百姓都夸他是真正的“财神”。
杜学云还是个喜欢创新的人,他发明的“农作物病虫害低容量施药技术”使工效提高5~10倍,降低农药成本20%~30%,提高防治效果10%~20%,每亩节工增值在20元以上,并填补了国内粮经作物害虫防治的技术空白;发明的“夏大豆亩产300公斤综合高产技术”,2001年经省农科院专家验收,平均亩产317.3公斤,创全国夏大豆高产纪录,2007年,亩实产307.3公斤,打破了当年全国夏大豆高产纪录;发明的“烟草优质高产施肥新模式”经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施肥方法亩均增产优质烟叶26.73公斤,节约化肥成本115元,节本增效合计每亩584.96元,2012年该技术荣获南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来,他共编发《社旗农技推广》和《社旗农业信息》200余期,《病虫情报》800余期,先后获得“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省级“驻村科技服务‘优秀专家’”、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40年的农技推广之路杜学云无怨无悔,他说,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杜学云:科技财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sheqi/22469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