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网讯 “我找到工作了,现在在南阳腾远公司做销售……”近日,一个网名叫“那个夏天,太阳也曾哭过”的17岁男孩程景(化名)通过QQ给河南省桐柏县检察院未检科干警魏丽娜发来信息,作为“心灵陪护姐姐”的魏丽娜当即回复了好几个“赞”的表情。
谈起“心灵陪护姐姐”的来由,魏丽娜介绍说,2014年秋天,16岁的程景因痴迷电子游戏又缺钱花,一时贪念让他在游戏厅里偷了别人的钱。2015年春天,他被宣告缓刑。那个夏天他一度患了“少年维特式烦恼症”:他感到懊恼、后悔,似乎一下子全世界都在嘲笑他、议论他,他不想上学了,天天闷在家里用QQ与陌生人聊天,还起了个让人心里发酸的网名“那个夏天,太阳也曾哭过”。那段日子他还有了到社会上“疯狂一下”的冲动。
当时桐柏县检察院启动了“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机制”,让案件承办人做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灵陪护师”,通过家庭走访、QQ聊天、微博倾诉、法律答疑等途径化解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后来魏丽娜要到了程景的QQ号,将他加入了未检科的QQ群。在魏丽娜的帮助下,程景终于扫除了心灵中的“阴霾”,并设计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参加相关职业培训,走向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生活。
“其实,像程景这样的涉案孩子本性是善良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心理类似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主人公维特,行为仅仅取决于感觉,有时会出现‘维特式烦恼’,生发‘激情式’‘爆发式’过错行为。”该院检察长曾军介绍,“目前,国家对涉罪未成年人采取了保护性挽救政策,我院实施的‘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机制’就是对该项政策的具体落实,能够有效防止他们再犯罪。
据悉,该院实施的“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机制”,具体是采取“1+6”帮教措施,即围绕每一位涉罪未成年人,推行涉案未成年人帮教评估、涉案未成年人非羁押评鉴、涉案未成年人量刑建议、涉罪未成年人“心灵陪护”、建立涉罪未成年人流动管护教育基地、涉罪未成年人司法救助6项制度措施。这样做,能够清空这些未成年人的“烦恼”,让他们心灵获得归位,充分感受法律阳光,重新回到社会大家庭,避免“二次感染”、再次失足。
该院还通过QQ群开辟了“绿色通道”,吸收在校未成年人、辍学和社会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等9类特殊群体加入,搭建起了检察官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互动平台,同时将法律知识上传到QQ空间里,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学法。
2014年3月以来,该院共对13名涉案未成年人采用了非羁押措施;对10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出了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均被法院采纳;对17名未被起诉未成年人、“在案”失足青少年实施了“心灵陪护”;对3起案件的4名未成年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及受到严重身心影响的涉案未成年人进行了综合救助。
《桐柏:“1+6”帮教措施 有效防止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tongbai/23607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