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3 12:09 我要投稿
有机农产品累计进京数量3.64万吨,销售额10.2亿元;
建成34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有机农产品328个,年产量13.25万吨;
…… ……
“南阳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面积、产量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洋教授盛赞。
去年8月份以来,我市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为契机,以打响“中线渠首”有机农产品品牌、建立直供京津辐射全国的有机农产品基地为抓手,着力打造中原有机农产品加工贸易区,把大农业做成大特色,把大特色做成大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定位
打造有机生产典范
品牌,这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常提到的要求。可什么是农业产业品牌?有机,这是市委、市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后明确的目标。
明确目标,即瞄准一个目标,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有机农产品,着力将南阳打造成中原有机农产品加工贸易区;打造农产品出口通道和国内农产品高端市场通道;打造农业综合标准化生产示范市、农产品食品出口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市和中线渠首牌有机农产品示范市。
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明确把“建设全域化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将南阳打造成中原有机农产品加工贸易区”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市政府印发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水源区有机农产品进京(津)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农产品进京协调办公室,抽调骨干人员专职办公。
资金保障。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制定出台了《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会议纪要》,连续3年对绿色食品认证,每个证奖励2万元;对有机产品认证,每个证奖励3万元。对生产有机产品、使用有机肥的企业,每亩每年支持500元;对生产绿色食品、使用有机肥的企业,每亩每年支持300元。所需奖励资金由市、县(区)财政各负担50%。2014年累计奖励资金283万元。同时,2015年扶持认证工作的2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已全部拨付到各县区。
激励保障。市政府建立“周通报、月综述、季排序、年奖惩”的奖惩制度,对各县区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认证、农产品进京等情况,定期进行考评排序通报奖惩,年终进行综合考评,排名前三名县区的主要领导做典型发言,排名后三名的县区做表态发言,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创新
现代理念经营农业
去年8月10日,北京爱克赛尔有机认证中心与市生态文明促进会、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联合成立南阳市有机绿色认证服务中心。至此,我市有机产品生产企业实现了家门口认证。
有机农业风靡水源地,食品加工业风生水起。我市创新发展机制,引进现代经营理念,突出四大工作重点,促进生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突出基地培育。以水源地区域及干渠沿线、白河沿线为重点区域,重点抓好环丹江口库区有机特色林果示范区规划建设,在西峡、内乡、淅川规划建设30万亩有机猕猴桃、20万亩有机薄壳核桃、10万亩有机石榴示范区,在方城县建设5万亩有机粮食产业示范区。培育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牧结合型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养殖-沼气-种植-草腐菌”的生态循环。
突出市场对接。市政府联合北京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成立中线渠首(南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具体承担我市高端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进京工作。推广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发展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使有机农产品直接进超市、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同时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会员制,实现直销配送。
突出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已累计发布A级绿色食品等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186项,建立5个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化示范县、4个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县及45个标准化示范区、20个标准化示范乡镇,南阳黄牛、南阳拓宝玉器、南阳赊店老酒、方城裕丹参、西峡猕猴桃、桐柏桐桔梗等23种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突出质量监管。全市建成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龙头、12个县区检测站为骨干、以生产企业和批发市场为补充的“二级三层”检测监管体系,推进农产品基地生产准出制度。开展农产品市场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检测,对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检测,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坚持三级检测、四季不断。三年来,检测合格率96%以上,省级例行检测合格率100%。
突破
以点带面提升水平
中线渠首(南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30家公司和合作社合作,整合基地6.6万亩、新建基地约4.5万亩;“一园三区”建设快马加鞭,总投资45.3亿元的有机产业园项目规划设计已基本就绪环丹江口库区有机特色林果示范区建成5.625万亩,源科生物有机农产品示范区建成3万亩,赊店酒业河南五谷神农生态农业产业园完成核心区道路、水渠、气象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我市坚持“打有机牌、走生态路”的发展理念,以点带面,高位推动,实现三大突破。
认证规模有突破。全市已认定有机农产品328个,涵盖蔬菜、水果、粮食、中药材、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畜产品等,年产量13.25万吨,涉及12个县区、88家企业(合作社);正在认证和拟认证有机产品39个、绿色食品72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我市有机产品认证的数量、规模居于全国地级市前列,同时也给我市高端有机、绿色农产品大规模顺利进京颁发了通行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主体,并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品牌创建有突破。中线渠首牌有机农产品已进入北京等地高端市场,同时累计上报注册审批商标77件,实现了农产品分类全覆盖。桐柏“三源牌”冷榨花生油打入北京华联、卜蜂莲花等连锁超市,方城“博望坡”牌黄金梨被选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果品,“鸭河”牌鱼成为北京旺顺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固定供货。
市场营销有突破。至9月底,我市已与北京新世界百货、华堂超市和北京全时超市等45家超市完成对接并实现供货;开设专卖店2家,开展会员卡配送总数达1045份。有机农产品累计进京数量3.64万吨,销售额10.2亿元。淅川县12家企业的17大类、78个品种产品通过北京市朝阳区商委搭建的平台,进驻北京市朝阳区21家超市;桐柏县盘古溪生态茶业有限公司2014年11月开通了网络经营,目前月销售额达100万元以上。
《我市有机农产品基地异军突起》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tongbai/26925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