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桐柏县新闻 >

桐柏: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凸显

[摘要]桐柏网讯 去年以来,桐柏结合山区实际,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整治、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典型带动、建章立制、规范运行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美丽乡村初步建成,走出了一...

    桐柏网讯 去年以来,桐柏结合山区实际,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整治、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典型带动、建章立制、规范运行”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美丽乡村初步建成,走出了一条依托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精品试点,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特色发展之路。

    科学谋划。针对桐柏山区面积大、丘陵地域多,人口居住十分分散的实际,桐柏综合考虑区域条件、人口分布、产业优势、农民需求等四大要素,对全县乡村进行统盘考虑,精心规划、科学分类,合理布局,施行“333”发展战略,使美丽乡村建设全局性安排、一体化推进、渐进式展开,确保建设富有成效。划分三类村庄形态,分类施治。在编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战略规划中,坚持把产业、新农村、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等规划结合起来,推行“五规合一”。把全县207个行政村划分为“一般村”、“中心村”、“特色村”三个类型,分别实施“改善环境”、“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等三种发展模式,实行分类推进的发展战略。全县共确定一般村164个,中心村43个,特色自然村68个。确定三级建设标准,聚焦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桐柏根据省、市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三级建设标准。达标村以村庄清洁为基础,着力推进“住房、饮水、用电”安全;示范村以达标村为基础上,着力实施“硬化、净化、美化”工程;精品村以示范村为基础,着力突显“特色化、精细化、产业化”建设。在精品村建设中,桐柏采取“洋专家规划设计、土专家具体施工”的土洋结合法,聘请高资质的规划设计院,遵照豫南农村民居特点,结合明清建筑建筑风格进行规划设计,寻找本地会起梁上瓦、雕窗凿栏的农村能工巧匠具体施工,打造“一村一色、一户一味”的精品美丽乡村。确定三条精品环线,科学布局。桐柏结合地理条件和山水自然资源,以国道、省道、县道为轴线,以达标村、示范村和精品村为节点,布局了东、中、西三条美丽乡村精品环线。东线以“红叶游”为主题,融合观花、赏兰、品农家菜等元素,规划建设毛集镇毛寨村、黄岗镇光荣庄村、朱庄镇后河村等14个美丽乡村;中线以“佛道文化”为主题,融合观赏古树、采摘有机蔬菜、休闲养生等元素,规划建设城郊乡尚楼村、月河镇徐寨村、吴城镇牧场村等26个美丽乡村;西线以“淮源文化”为主题,融合品山野茶、摘红桃黄梨、赏月季花等元素,规划建设淮源镇陈庄村、程湾镇邓河村、安棚镇安棚村、新集乡杨湾村等28个美丽乡村。

    重点突破。建设美丽乡村,需要经过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家园建设三个阶段。由于桐柏山区特殊地势和农村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民居建设无序,环境卫生日益恶化,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困难多、任务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千头万绪。从何做起?桐柏坚持重点求突破,物质文明抓产业发展,精神文明抓公共事业,生态文明抓环境整治,“三位一体”有效推进,打造幸福家园。推进“七化一拆”,实现村庄整治和基础建设新突破。把“七化一拆”作为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起到了立竿见影,迅速改变农村面貌的良好效果。“七化”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主次干道亮化、墙面美化、坑塘河道净化、各种杆线序化、庭院及村内道路洁化;“一拆”即拆除村庄内外有碍观瞻的残垣断壁、乱搭乱建,使村庄达到整洁有序,通畅舒朗。全县新修硬化村庄及联户道路270公里,铺设生态砖60万平方米;新建花坛326个,在乡村干道两旁集中栽植风景树20多万棵,栽植绿化苗木300多万株;新安装路灯1312盏;粉刷墙体31.5万平方米,改造墙头37800米;护砌清理河道152公里,塘堰清淤231口;改造规范各类线路82公里;清理垃圾88100方,拆除残垣断壁、乱搭乱建1189处。截止目前,全县207个行政村,完成“七化一拆”44个,部分“七化一拆”59个,占全部行政村的50%。推进“公共事业”,实现文明建设新突破。围绕加强农村文教、科技、卫生服务,着力推进“一部一校一园一室一所一场”为主的公共事业工程,提升农村服务功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围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丽乡村建设意义,在各个试点村绘制文化墙和文化长廊,印发“桐柏美丽乡村三字经”,营造移风易俗、崇尚文明的浓厚氛围,增强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识;围绕解决“三留守”人员生产生活困难,推行机关事业帮扶活动,使农村“三留守”人员得到充分关爱,为外出务工人员排除后顾之忧。截目前,全县新修建改造村部16所,学校12所,幼儿园26所,图书室44所,卫生所23所,文化广场44个;绘制文化墙和文化长廊232处,印发美丽乡村三字经宣传册10000本;关爱帮扶“三留守”家庭531户1806人。推进“特色产业”,实现持续发展新突破。坚持把发展支柱产业,作为持续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支撑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依托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自然山水、生态农业等相结合,培育发展以观光游、采摘游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让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全县初步建成旅游型美丽乡村15个。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持续发展以茶叶、林果、花卉苗木、中药材、特种养殖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全县共发展茶叶8.4万亩、林果30万亩、花卉苗木1.5万亩、中药材14万亩、花生30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24个共90万亩。牛、养、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0万头、23万只、700万只。

    创新机制。桐柏从建章立制入手,逐步建立了各项常态化运作机制,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使美丽乡村建设迈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探索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财政资金引导、项目资金支撑、社会资本融入、农民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财政引领机制,今年以来,县财政采取先期启动拿一点、后期评比奖一点的办法,建立起财政奖补支持机制,累计投入奖补资金3500余万元,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作用;实行政策项目整合机制,各类涉农项目在申报之初就向达标村、示范村和精品村倾斜,累计整合政策性项目27个,投入项目资金8500余万元,为试点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实施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本融入机制,累计包装旅游开发、休闲养生、公益事业等各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35个,累计注入资金8900余万元;引导群众自觉投入改造房舍等资金9260万元,开辟了“我的家乡自己建”的新渠道。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资金突破3亿元。探索完善垃圾污水处理机制。农村垃圾处理采取农户清扫、保洁员收集分类、村组转运、县乡垃圾场处理的四级联动模式,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场清。县财政投资900多万元,按照每1户2个分类垃圾桶,每10户2个垃圾收集箱,每千人3名保洁员、3辆垃圾车,每个自然村最少1名保洁员、1辆垃圾车的标准,对44个达标村、示范村和三条精品线路沿线213个自然村配套保洁设施,并部分承担保洁员工资。全县共建设县垃圾处理场1处,乡镇垃圾处理场17处。农村污水处理做到源头治理,鼓励农户建设水冲式、三格式等卫生厕所;在人员较少的村庄建设分散式湿地、无动力厌氧等简易污水处理设施;在人口较多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厂。全县累计卫生改厕2200户,埋设雨污分流管网200余公里,95%的达标村、示范村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探索完善专兼职保洁机制。研究制定了《桐柏县农村卫生保洁管理办法》,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物业化管理制度,以政府购买保洁服务为主,成立专兼结合保洁队伍。目前,已聘请专业保洁服务企业27个,聘请专职保洁员工449人;各行政村聘请村级保洁员1445人;政府购买农村保洁服务模式逐步在各乡镇推广,覆盖面达60%以上。探索完善督评机制。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和考评细则,按照“县查乡、乡查村、村查户”的三级联查模式,实行“周检查、月通报、季讲评”的办法,加大农村卫生督查力度。聘请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对农户庭院卫生和保洁员工作质量进行评比监督。开展“星级卫生户”评选和卫生村组创建活动,对保洁质量高者悬挂清洁星级标志。

    如今,花朵般的美丽乡村在桐柏大地上次第绽放,淮河源头的绿水青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美丽乡村正在成为桐柏农村经济的新动力。

《桐柏: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凸显》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tongbai/29774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