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桐柏县新闻 >

桐柏:扶贫抓党建 党建带扶贫

[摘要]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省委书记郭庚茂在近日召开的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省委书记郭庚茂在近日召开的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要求在河南具体化,在精准脱贫上出实招、见真效,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为落实好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新年伊始,本报派出“脱贫攻坚采访团”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调查走访活动。1月6日,副省长王铁对本报1月5日一版《脱贫攻坚战我们来助阵——本报“脱贫攻坚采访团”兵分九路分赴18市53个贫困县》报道作出批示:“嘉俊同志(注:韩嘉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委员、河南日报农村版主编)带了好头。望各地扶贫部门全力配合好,把扶贫攻坚战真正打好。”王铁副省长批示后,省扶贫办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向全省扶贫办系统迅速传达和落实王铁副省长的批示精神。

  为全面反映全省各地在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鼓干劲、传经验,本报于今日起推出《脱贫攻坚战中原进行时》系列栏目,首期刊发脱贫攻坚采访团走进桐柏篇,敬请关注。

    “再冷也要跑啊,已经跑了五六趟了,争取最近抓紧办成!”1月6日,迎着寒风,冒着小雨,岳金树从桐柏县农商行出来,马不停蹄地赶往他的“第二故乡”——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说话快了,走路快了,办事效率更高了,这是他的新变化。

  岳金树在桐柏县委党史办任办公室主任,现在他的职务是付楼村第一书记。当地村民成立了晚秋黄梨合作社,现在急需扶持。他准备为该合作社办理贴息贷款300万元,把村里的晚秋黄梨种植面积从800亩增加到1500亩,新发展40户村民种植晚秋黄梨,使种植户总数增加到140户。

  像岳金树一样,桐柏县的一批党员干部纷纷驻村扶贫,视驻地为“第二故乡”,尽力为“党建+扶贫”计划增光添彩。近年来,桐柏县借力中央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南阳市委大力实施“强基工程”这一有利时机,深入推进“党建+扶贫”计划,促进了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的有机融合。

  推进强基工程夯实扶贫攻坚基础

  推进精准扶贫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桐柏县委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把精准扶贫要求贯彻到党建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为精准扶贫提供精准的服务和保障。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说:“要切实落实好‘强基工程’要求,发挥党组织引领、干部带头、经费保障作用,推进‘党建+扶贫’计划,把扶贫工作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

  该县积极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对重大事项全面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一提二审三通过”办法进行决策,保障了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有效利用与发挥。

  为激发基层组织干事创业活力,桐柏县委、县政府全力保障各项经费落实,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列支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村级便民服务站示范点,对完成村级便民服务站升级改造的每村奖补1万元,全县已建成村级便民服务站176个,占总村数的82%。全面落实村级办公经费和村组干部工作报酬、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农村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全县村均运转经费达10万元,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抓实回归创业强化脱贫人才保障

  借助实施“人才回归全民创业”战略的东风,桐柏县通过亲情聚人、政策扶持、贴心服务,吸引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通过回归人才兴办产业,形成产业引领,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埠江镇高寨村村民杨闯,原在浙江桐乡菊海杭白菊制品有限公司任职,回乡后注册成立桐柏县鸿运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杭白菊种植。目前已辐射带动桐柏、唐河社旗新野4个县30余个乡镇种植杭白菊,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2013年12月又投资2000万元成立河南同轩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一个以生产、加工、销售杭白菊为主的产业,带动了8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

  据统计,桐柏县实施“回归创业”战略以来,有300余名返乡人士回乡创办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面积达1.2万余亩,对群众脱贫起到了有力地助推作用。

  当好脱贫领路人精准扶贫有担当

  “桐柏县依托‘党建+扶贫’计划,全面盘活了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包联共建党建指导员、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组等驻村资源,切实将组织活力转化为精准扶贫动力,把精准扶贫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桐柏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笑非告诉记者。

  如今,在“党建+扶贫”计划带动下,桐柏县实现了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驻村工作全覆盖,大部分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了,村容村貌改观了,支柱产业壮大了……这一嬗变的背后,是该县持续实施驻村工作的“蝴蝶效应”。

  “选、管、培”结合,建强脱贫领路人队伍。该县从109个县直单位共400余名骨干人选中选派81名驻村第一书记、110名包联共建党建指导员和70余支扶贫工作队,实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考核。依托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累计培训达900余人次。“督、助、评”结合,保障扶贫攻坚出成效。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驻村第一书记驻得下、有保障、受重视,精准扶贫出效果。

  “实施‘百千万’工程,大力推进‘百名机关干部驻村,千名城乡党员结对,万名党员联户’,全县每位县处级领导、正副科级干部和一般党员干部,每人分别结对帮扶5户、4户、3户和1户贫困户,实现了与全县所有贫困户的无缝对接。通过‘结对子’,广大党员干部立足自身实际,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菜单”4万余份,逐户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桐柏县委副书记、县长贾松啸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点评

  加出来的赞誉


  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

  全县驻村干部共为村里办实事好事1600余件,争取落实各类资金7000万余元,引导帮助群众调整产业结构8000余亩,扶持发展专业种养大户2000余户。

  有付出就有收获,这就是桐柏县驻村干部2015年沉甸甸的果实。收获来之不易,自然赢得村民的赞誉,而这正是“党建+扶贫”的双赢效果。

  抓党建在于强基,扶贫目的在于脱贫。桐柏县通过人才回归工程、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地激活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活力,盘活了精准扶贫的动力,不仅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还温暖了老百姓的心窝,可谓是一举多得。

  只要坚持下去,我们相信桐柏县的扶贫工作一定能加出来更多新的变化和气象。


《桐柏:扶贫抓党建 党建带扶贫》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tongbai/31239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