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蜇过后,我县小麦已进入起身拔节期的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是进入了春季麦管的关键时期,据调查我县当前小麦总体苗情较好:一类苗叶龄8至9片叶,群体在70至80万左右;二类苗麦田6.5至7.3片叶,群体在60至70万,三类苗群体在40至46万,叶龄5至6片叶。麦田墒情好,个别田块有杂草发生发生及部分麦田有叶片发黄的轻微冻害发生。全县一、二类麦苗占全县麦播面积的80%以上。
结合当前苗情,中后期麦田管理重点搞好以下技术措施:
一、施好拔节肥,从拔节至开花是一生中生长量较大的时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根、叶、蘖、茎、穗等器官全面生长,群体和个体发展迅速,植株的生长量大,分蘖逐渐成穗,小花分化发育奠定了穗粒数的基础,是决定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需肥需水较多,田间肥水管理对保证丰收十分重要。因此对于起身期没有进行肥水管理的地块,要因地因苗制宜,一般亩施尿素12-15kg。近期雨水较好(3月7至8日降雨),旱地麦田可借墒追肥。
二、注意天气变化,预防倒春寒。小麦拔节以后,抗寒能力减弱,若此时发生倒春寒,幼穗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以后抽出的麦穗会减少穗粒数,降低产量。,在寒流到来之前,采取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发生冻害的,及时浇水、施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三、综合防治病虫害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主要有麦蚜、麦蜘蛛、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要做好预测预报,随时注意病虫害发生动态。若达到防治指标,要及早进行防治。小麦拔节期是纹枯病和麦蜘蛛防治的有利时期,可及早喷药控制。小麦齐穗期,对所有麦田进行赤霉病预防;对吸浆虫抓好蛹期(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和成虫期(小麦齐穗期)防治。防治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等可每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或井冈霉素每亩200-250毫升兑水50-70公斤喷施。隔7~10天再施药一次,连喷2~3次。
《桐柏县2016年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tongbai/362977.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