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桐柏县新闻 >

桐柏县晚秋黄梨锈病严重发生应予警惕

[摘要]晚秋黄梨是河北省廊坊市农艺师杜宝仓同志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的一种优质高产梨品种。以其个体大、果质好、耐储藏、营养高等特点,赢得了梨中之王的美称,成为果品中名副其实的极品。桐柏县2010年开始引进种植,至目前已发展3000余亩。晚秋黄梨具有三...

    晚秋黄梨是河北省廊坊市农艺师杜宝仓同志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的一种优质高产梨品种。以其个体大、果质好、耐储藏、营养高等特点,赢得了“梨中之王”的美称,成为果品中名副其实的极品。桐柏县2010年开始引进种植,至目前已发展3000余亩。晚秋黄梨具有三大独特之处:1、结果早,产量高。晚秋黄梨株形紧凑,矮化密植,每亩栽160株,单株成年树高2米左右。 结果早,一年生树苗便可形成花芽,且挂果集中,三年进入丰产期。2、易管理,省工时。晚秋黄梨无需人工授粉,水肥管理要求不严,抗逆力强,每年只需喷洒5-6次低毒生物农药即可。3、品质好,贮期长。晚秋黄梨,果圆形,硕大,单果重800克左右,皮薄核小,无石细胞,果肉细滑,洁白香甜,果实切面15天内不变色、不变质。贮藏期可达6个月。但是,由于该品种对梨锈病抗性不强,加之,今年雨水偏多,造成梨锈病大面积发生,局部地区相当严重,个别地块有绝收趋势,应引起梨农的高度警惕。

    梨锈病又叫赤星病,羊胡子病等,以在梨园附近有桧柏栽培的地方发病严重。

    1、症状:梨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也能为害幼果。叶片受害时,在叶正面产生有光泽的橙黄色的病斑,病斑边缘淡黄色,中部橙黄色,表面密生橙黄色小粒点,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黄色粘液,即性孢子。粘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变厚,叶正面稍凹陷,叶背面稍隆起,此后从叶背病斑处长出淡黄色毛状物,这是识别本病的主要特征。新梢和幼果染病也同样产生毛状物,病斑以后凹陷,幼果脱落。新梢上的病斑处易发生龟裂,并易折断。 

    2、发病规律:锈病病菌春季从桧柏上随风力传播到梨树上为害,为害的程度与桧柏的多寡及距离远近有关。锈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为5~10千米,但以距梨园1.5~3.5千米以内的桧柏对发病影响最大。另外,病菌一般只能侵害幼嫩的组织。当梨芽萌发,幼叶初展时,如天气多雨,风力较大则发病较重。病菌最适萌发温度为22~24℃,侵入寄主后需潜伏6~10天才出现病斑,20~25 天后可形成羊胡子状的锈孢子器,这种锈孢子不能再为害梨树,转而侵害桧柏嫩叶或新梢,并在桧柏上越夏越冬,翌春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又转主寄主为害梨树,如此循环为害。

    3、防治方法:

    (1)梨园选择:

    在选择梨园时尽量远离附近有桧柏、龙柏、松树多的地方。梨锈病病菌有转主寄生的特性,必须在转主寄主如桧柏、龙柏、欧洲刺柏等树木上越冬,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若梨园周围方圆5千米范围内没有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梨锈病则一般不能发生。

    选择光照充足、排水通畅的地块。

    (2)在早春对周边桧柏、龙柏喷1~2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减少或抑制病源。

    (3)药物防治:生长期喷药保护梨树,一般年份可在梨树发芽期喷第一次药,隔10-15天再喷1次即可;春季多雨的年份,应在花前喷一次,花后喷1-2次,每次间隔10-15天。可用20%三唑酮乳油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磷酰胺悬浮剂500-800倍液、30%醚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25%肟菌脂悬浮剂2000-40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1500-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5%己唑醇悬浮剂1000-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2000倍液均匀喷施。若错过防治适期,防治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喷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预览并打印】 / 【关闭窗口】

《桐柏县晚秋黄梨锈病严重发生应予警惕》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tongbai/41172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