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桐柏县新闻 >

桐柏县城关镇党员干部情系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你是幸福的 我就是快乐的”

[摘要]今年年初,桐柏县城关镇二小的西大门开始通行,部分师生从西大门走出二小,直达大同街。师生上下学出入顺畅,家长接送孩子方便,安全有保障。民心工程暖人心,学生、家长、老师喜上眉梢。 除此之外,城关镇五...

  今年年初,桐柏县城关镇二小的西大门开始通行,部分师生从西大门走出二小,直达大同街。师生上下学出入顺畅,家长接送孩子方便,安全有保障。民心工程暖人心,学生、家长、老师喜上眉梢。   除此之外,城关镇五小、实验小学、七小建成投用,城区自来水厂和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竣工,4条河道治理完工,6个社区文化广场升级改造完成发挥作用……丰盛的“民生套餐”纷纷推出,为群众送福利、送实惠,居民乐享其成、拍手称赞!   “近年来,城关镇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坚持民生工作不放松,积极推进多项惠民工程建设,使民众真正享受经济发展红利,让辖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桐柏县城关镇党委书记李亚松告诉记者。   编织“社保网” 提升群众存在感   社会保障关系着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福祉。桐柏县城关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完善与社会保险、救助、福利相衔接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以“部门包村、支部共建、干部下派”为主链条的工作体系,进一步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规范低保申报程序,强化民主评议,实行三级调查三级公示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健全审核机制,加强督查。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阳光施保,全面落实低保政策,低保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给8个社区安装了低保公示专用栏,实行常年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工作,为民生“固本”。去年以来,该镇通过开展“项目推进年”和“开放招商年”活动,多渠道开发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劳动维权,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扩大就业创业规模。新增就业27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00人。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先后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免费职业介绍320人,成功率在95%以上。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金“保生活、促就业”双重作用,安置“4050”人员就业320多人。   该镇积极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办理居民医疗保险28000多人,办理居民养老保险11500多人,对全镇27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确认,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化发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加大对五保户供养、特困户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障力度,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政府贴补资金把没有自理能力的两名“三无”人员送入敬老院赡养,审核办理了368户困难居民入住保障性住房。加大各类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持续推进城乡居民低保、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工作,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发放工作。   助圆“教育梦” 提升群众满足感   教育是民生之基。城关镇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和希望工程。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该镇深入实施教育振兴工程,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成立了教育振兴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优先部署教育项目、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安排教育资金,将教育项目列为政府每年初向百姓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该镇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优先改善办学条件,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硬件设施日趋完善。今年以来,先后争取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完善各中小学校的设施建设和整体升级改造。完成城关镇五小、城关镇实验小学、城关镇七小建设,招收新生1000余名,同时申报城关镇一小、城关镇三小、桐柏实验幼儿园、智龙幼儿园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并对5所小学、2所中学的教学设施进行更新,增添教学仪器。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2000多个,缓解了适龄儿童就学难和超大班问题。并协调解决了困扰桐柏教育多年的城关镇二小出路难、城关镇三小如厕难、方树泉中学操场用地等一系列教育老问题、大难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该镇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及师德师风培训,建立了严格的考评制度,探索实行定岗定责、定期交流和支教走教制度,利用假期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开展公开课和优质课竞赛,对脱颖而出的教师在晋档加薪上优先考虑,使其业务受肯定、待遇跟得上。近3年来,通过公开招聘等途径补充新教师63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老交替和学科失衡问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格落实激励政策。近3年来,该镇为优秀教师累计发放奖金60余万元,极大激发了全镇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使命感。对考入重点大学学生按照县委奖励办法,足额给予奖励。对校级、镇级、县级的优秀学生分别设定不同的奖励标准,激励广大学生比学争先。同时,积极争取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性项目,通过多种途径筹措教育资金,千方百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让教师能安心搞好教学,学校领导无后顾之忧地抓好管理。   齐唱“和谐曲” 提升群众幸福感   陈老太太今年70多岁,儿女在外工作,属于典型的空巢老人。社区小区长郑文云定期到老人家中探访,对老人的生活起居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小区内还有好几位,他们平时很少出去活动,我们就把他们接到一起说说话,集中进行体检等。谁家没有老人呢,对待他们就要拿出对待自家人的耐心。”   促发展、保平安,推进和谐文明社区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社会综合治理是民生工作主要抓手。当互联网“邂逅”综治工作,城关镇“孕育”出“互联网+”社会综治3.0版——城关镇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2015年初,城关镇社会综合治理指挥中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集基础信息、三维地图、社稳评估、网格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理指挥立体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机制的建立,工作在“网”上提速,服务在“格”中提效,居民切实享受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保姆式服务”。   城关镇镇长杨相斌告诉记者,在该镇网格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全镇坚持板块划分小区的原则,以路、河、巷等为界进行科学划分,实行属地管理。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结合居民住宅区、单位分布现状,将8个社区合理划分成114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为一个小区,设小区长一名。   通过实行“一日双巡制”,小区长每天下去走访,至少主动两次接触居民,通过走访巡查,促使小区长认识100%的居民、100%的居民认识小区长。   完善社区网格化建设。对全镇114个小区进行规范,公示小区长职责,完善了镇、社区、小区三级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实现镇村和城镇重点区域全覆盖。投资35万元改建镇原监控平台,并逐步实现与各村、学校、企业的联网运行,大幅提升社会管理智能化、便捷度。   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网建设。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通过向居民发放联系服务卡,告知小区长的服务范围、联系电话和服务承诺。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工作进展,公示小区长事件处理数量,交流心得体会。巩固国家级生态镇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清洁家园、生态县创建活动,继续实施背街小巷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今年城区内小巷硬化在95%以上;持续开展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工程,背街小巷、小区植绿补绿,打造绿色小巷、花园式小区。打造一批拿得出手、经得起检验的小区。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城乡接合部、居民楼院、未纳入物业管理区域卫生死角的治理,建立管理长效机制,优化城区居住环境。继续对背街小巷和社区管理公厕实施物业管理,并完成招标任务,同时加强对物业公司监管,提高8个社区114个小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注重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个人、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评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加强各种文体队伍管理,开展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提升城区整体文明水平。 【预览并打印】 / 【关闭窗口】

《桐柏县城关镇党员干部情系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你是幸福的 我就是快乐的”》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tongbai/5148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