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11 09:48 我要投稿
内乡作为拥有70多万人口的国家秦巴片区特困县,在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教育如何发展?实现全县教育水平的提升要靠什么?教育强县的目标如何实现?
内乡给出的答案就是坚持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目标催生动力。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富民强县”的理念,以教育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把创建教育强县作为重大的经济工程和民心工程抓紧抓好。
——“顶层设计,科学决策”,教育发展方向得以确立。县 委、县政府相继下发了《内乡县2013-2017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内乡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资源布局、推进举 措、财力保障、考核奖励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确立了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的教育发展总方向。此后,又一一细化“打造教育强县”的路径、方法和 步骤。不仅如此,凡属教育工作重大问题,县委、县政府等四大班子领导都进行专题研究、专题部署、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全县上下形成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 的长效机制,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重点投入,保障到位”,教育发展动力得以展现。内 乡县委、县政府先后明确全县各个阶段教育工作重点,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任务,在安排财政支出中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在资源配置中优先满足教育需求。 尤其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支持教育,县委书记李长江上任以来,多次到教体局、中小学校调查研究,对事关内乡教育发展的方向、重大措施作了具体要 求。县长杨曙光上任一年多来,多次到县教体局、内乡高中、新高中建设工地和中小学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切实解决在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他多次在全县性 会议上反复强调:把内乡教育优势进一步提升,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力,集中政府和社会资源,把内乡建成区域高地,在全省要有位次,把教育打造成一个品牌, 用教育推动经济,作为推动内乡经济长远发展的切入点,促进全县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教育发展保障得以确立。内 乡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教育工作研究会,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明确县级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履行教 育管理职责,并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全县各个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了由教育、财政、人社、城建等部门相互配合推进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明确在推进教育发 展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
——“科学布局,强力突破”,教育发展基础得以夯实。按 照“小学向中心村和社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以及保留必要教学点的基本原则,内乡县先后将9所高中整合为4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 将全县初中由34所整合为22所,采取1所完全小学辐射带动3所~5所分校的办法,将全县329所小学整合成77所中心小学、37所完全小学、213个教 学点,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教育水平。在中心小学内部实行“四统一”管理,即教育教学统一管理,教师统一配置,教育经费和教育设施、设备统一调配使用, 教师福利待遇统一标准发放,使中心小学成为乡镇的学校管理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从去年9月份起,内乡县委、县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近500万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按照人均每月100元的标准进行生活补贴。截至目前,全县有4000多名农村教师享受到了这一优惠政策,极大鼓舞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县委书记李长江多次指出,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目前,内乡县高中、初中教育资源布局比较合理,并通过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的验收。全县现有中小学校160所,其 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中专1所,初中22所,小学131所(不含教学点213个),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教学点213个;幼儿园(班)339所,基本满 足内乡县教育需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这样良好的重教氛围下,内乡教育一路高歌猛进。(周文广)
《内乡县: 内乡:凝心聚力打造教育强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wancheng/24291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