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更好地宣传展示淅川厚重的历史文化,近日,淅川县博物馆文物展示用房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淅川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淅川县博物馆始建于1976年,是一座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建筑物,现有馆藏文物28000件。在历时9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文物抢救发掘中,淅川县共发掘出土文物5万余件,许多珍贵文物极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文物保管和陈列场所,大量的出土文物不仅无法得到有效保管和展示,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经过多次协调联系,去年,淅川县争取到了博物馆文物展示用房建设项目。据了解,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2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41平方米,高度13.5米,主体结构两层,局部三层,其内部分为序厅、主题陈列展示厅、临时性陈列展示厅、科研报告厅、管护用房、文物库房等。建设过程中,将充分体现以文物为中心、以人为本、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到消防、安防、抗震及周围居民采光等方面的要求。为便于安全管理和更好服务群众,该项目建于淅川县博物馆院内。 淅川县文广新局局长刘建农介绍说,该项目工期8个月,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建成后,将成为淅川文博业的一个新亮点,展示淅川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阵地,不仅可以大大改善淅川县博物馆藏品的保护现状,促进淅川县文物保护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淅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
《淅川县博物馆文物展示用房建设项目启动》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xichuan/362108.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