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淅川县新闻 >

坚守28年精准扶贫的桑蚕专家

[摘要]【人物简介】 陆锡芳,男,江苏太仓人,原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室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劳动模范,2014年度省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提名奖获得者。曾任淅川县荆紫关镇科技顾问、唐河县挂职科技副县长。2015年8月12日12...

    【人物简介】    陆锡芳,男,江苏太仓人,原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室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劳动模范,2014年度省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提名奖获得者。曾任淅川县荆紫关镇科技顾问、唐河县挂职科技副县长。2015年8月12日12时08分,在指导淅川县荆紫关镇万亩桑蚕基地生产时,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75岁。    一生一世有几个28年?精准扶贫28年有几人?寥若晨星。    陆锡芳,一个大山深处的桑蚕专家,一个科技扶贫的播种者,一个无私忘我的奉献者,一个信念坚定的开拓者,在丹江湖畔,穷尽智慧和28年心血演绎了一首桑蚕恋歌。    29年前,他远离故土、扎根农村,全心全意为农民传授种桑养蚕技术,帮助当地群众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陆锡芳的老家在江苏省太仓市,1964年,怀着振兴中原桑蚕业愿望的陆锡芳从苏州桑蚕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了河南,先后在南阳农校、河南省蚕业学校、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1987年春天,原南阳地委提出“科技兴宛”的战略后,当时47岁的陆锡芳主动向省农业厅请缨,要求到最贫困的地方进行为期3年的科技扶贫,指导桑蚕养殖。当时淅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陆锡芳就选择了这里,并决定从荆紫关镇张巷村干起。当地有句歌谣:“过了吴村河,一里一里薄。到了沙渠河,吃的红薯娃儿。”张巷村就是该镇最穷的村之一。    一个朴素的决定让陆锡芳与荆紫关镇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他说服同在云阳蚕业试验场(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的前身)工作的妻子陶婉良,告别家庭,怀着一腔热血,一路颠簸到了荆紫关镇张巷村。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冷落和白眼——有群众当着他的面说怪话:“干部下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干不出啥名堂。”    陆锡芳经过走访后得知:以前这里发展过桑蚕,但由于缺乏技术,一次次失败使群众心灰意冷,他们被折腾怕了,所以才出现了抵触情绪。    开弓没有回头箭。冷遇和讥讽并未使陆锡芳打退堂鼓,反而更坚定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他给镇里立下军令状,并以张巷村为试点,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住宿,没群众愿意提供;吃派饭,也没人愿意管。跑了半个月后,总算找到了一处连窗户都没有的破房屋住下,屋里白天能看见太阳,夜晚能见到星星。他自立炉灶,学着烧柴做饭,改掉爱吃大米的习惯,顿顿吃的是酸菜红薯饭。    为做群众思想工作,陆锡芳浑身憋足了劲。白天,群众下地干活,他挑上粪筐、水桶,一起给麦田施肥、浇水;晚上,他挨家挨户讲解劝说,解群众思想疙瘩。“人均半亩桑,用钱不用慌”是他的口头禅。有户村民他一连四次去都吃了闭门羹,第五次终于做通了工作。    其心也善,其情也诚。为打消村民魏国义的顾虑,陆锡芳自费买来喷雾器,配制了消毒药水,赖在他家当技术指导。在陆锡芳的精心指导下,魏国义一张蚕单产量就由过去的20多斤增加到70多斤,当年挣了700多元,是过去的三倍,而村里最高的农户收入有1000多元。这下子人们算是服了。第二年,张巷村养蚕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少人重新栽上了桑树,湖桑发展到200亩。    慢慢地,陆锡芳成了张巷村的一员,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张巷村很多人都还记得,那时候的陆锡芳经常上身穿着背心,下身穿着一条大裤头,脚上穿着一双趿拉板儿,从村东头到西头,再从村西头到东头,一天几趟跑个不停,到村民家不是查看蚕的长势、询问有没有病情,就是教授正确的喂养方法、叮嘱蚕室的消毒工作。    而他为了方便照顾桑田和蚕种,一直坚守在靠近河边桑田的低矮茅屋中长达6年之久。    6年间,张巷村的500多亩滩涂全部栽上了湖桑,群众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千元增加到5000多元,九成农民的房屋都由土坯房变成了砖房,养蚕还是不少村民家孩子上学、结婚的主要经济来源。    1993年,陆锡芳被接到镇政府住。据镇政府工作人员说,当年镇政府研究决定,盖一座专家楼,以便陆锡芳和后来专家使用。得知消息后,陆锡芳坚辞拒绝,来是干事的不是享受的。没办法,镇政府只好按照他的要求,做了普通居所安置。临走,村民们自发在村口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上面刻着“传科技富民数载,建功业流芳千秋”两行大字,简短的语句表达着群众对陆锡芳的无限敬意。同时,还送了他一个“活财神”的称号。    时至今日,淅川县湖桑面积已达6万多亩,占全省桑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带动3万多农民走上了“生金吐银”的致富道路。    28年来,他忠诚担当、醉心科研,提升养殖技术,探索完善了湖桑养蚕生态循环产业链,为保护水源地水质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前后,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加之受外出务工潮的影响,淅川县部分桑园出现了撂荒的现象,这让陆锡芳忧心忡忡。这之后,如何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湖桑产业,成了陆锡芳常常思索的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对桑蚕事业满腔执着的陆锡芳通过调查研究,敏锐地提出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探索桑蚕经营管理新路子。在他的奔走呼吁和积极建议下,2012年,荆紫关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盛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盛坤公司”),为桑蚕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该公司承包桑园1万多亩,主要从事桑蚕生产、收储加工、科研开发、田园观光等,年养蚕2万多张,产鲜茧30多吨,产值6000多万元,每年可就近安置劳动力500多人,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桑蚕基地。    公司化、规模化、集约化养蚕,陆锡芳最为牵挂的还是生态问题。他经常说盛坤公司处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要以保护生态为主,桑园一定不能施用化肥农药,要用生物防治法消除病虫害。有一次,公司为了节约费用,悄悄找了一小块地用农药做除草实验。第二天,陆锡芳得知后非常生气,当即就把公司负责人叫到地里,毫不留情地吵了一顿。从这以后,基地一直采用人工除草,再也没用过除草剂,为此公司每年多支出30多万元。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陆锡芳还提出,今后盛坤公司要走生态化、多元化发展道路,拉长产业链条,利用桑葚酿酒,桑叶做菜制茶,利用蚕沙建桑基鱼塘,形成植桑养蚕——蚕沙养鱼肥莲——鱼粪肥塘——塘泥肥桑的循环链,培育桑、莲、鱼观光农业园,实现特色农业、观光休闲一体化,精心打造水源地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长廊。经过3年的建设,目前,基地已建成桑基鱼塘100亩、荷塘200亩,在桑园中套种了蔬菜、花生、中药材等,桑叶菜、桑叶茶、蚕蛹菜等项目也正在积极开发中。    退休15年来,陆锡芳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着,默默无闻扎根在第二故乡。2015年5月,已是75岁高龄的他还奔波在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把当地蚕区的桑枝修剪后回来亲手嫁接栽种,为建立全国桑树品种资源库做准备,以保护国家桑树品种,拯救稀有品种,防止其绝迹;6月,就荆紫关循环农业发展他向有关部门汇报,希望瞄准桑叶茶、桑叶菜、桑果酒等系列产品,搞桑蚕深加工,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园;7月,他奔赴郑州争取生物防治桑园病虫害研究课题,为全国桑蚕产业健康发展积累经验。还奔走呼吁在淅川成立蚕业研究所,早日把淅川建成全国桑蚕第一县。    28年来,他敬业奉献、务实为民,一门心思钻研养蚕技术,把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桑蚕事业    陆锡芳视事业如生命,以桑园为家、与桑蚕为伴,埋头苦干、潜心钻研,研发出了格簇养蚕新技术,单位面积养蚕使用率是原来的5倍,蚕茧品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了直接指导、服务群众种桑养蚕,他婉言谢绝了淅川县请他出任科技副县长的提议;1995年他被唐河县政府聘为科技副县长,但由于心系淅川的桑蚕事业,在唐河担任科技副县长不到三年,他坚决辞去副县长职务,毅然返回淅川。他说:当官我是不适合,我的事业是桑蚕,在农村才能发挥作用。    28年来,陆锡芳一心扑在事业上,最愧疚的是对不起家人。来淅川的第二年,他接连收到4封母亲病危的电报。匆匆返回千里之外的老家太仓,望着病榻上的母亲,陆锡芳心如刀绞,同时也万分内疚。可在家仅仅陪伴了母亲1天,他还是放心不下桑蚕,就含泪告别了母亲。谁知,这一走就成了永别。    1991年,陆锡芳的父亲病危,家里发电报催他回家。当他带着妻儿赶回家中时,父亲已经病故。悲伤难过的陆锡芳办完丧事后,没有在家中停留,又匆匆返回了淅川。    陆锡芳总是把公家的事放在第一位,永远是工作为重,牺牲私利。儿子陆松雪1972年出生后先是跟着舅舅舅妈在太仓生活,1975年跟随陆锡芳夫妇到了云阳。他俩终日忙于工作,因此陆松雪一直由邻居照看。从小贪玩加之父母不在身边,陆松雪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最终没能考上大学,直到现在还是太仓市城市管理局的一名合同工。    最后五年,陆锡芳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背有点驼,胆囊炎、痛风等疾病时有发作。考虑到行动不便,每年年底都是陆松雪来接他回家过年。团聚时刻,全家人都劝他在家好好安度晚年,他也总是说过了年就不去了。可年一过完,他又说淅川离不开他,再帮带几年就回家。2011年春节,陆锡芳痛风病再次发作,加上重感冒,高烧超过40℃。经输液吃药病情稍有好转后,他就返程了……就这样,陆锡芳舍小家为大家,一年又一年,坚守在豫鄂陕三省交界的土地上,直到生命的尽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陆锡芳逝世的噩耗传来,张巷村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村民们不约而同涌到他的功德碑前,回忆起他在村里的点点滴滴,很多人泣不成声,泪眼蒙公式。“好人啊,好人啊,你走得太可惜了……”人们嘴里不停地哀叹着、念叨着。    得知陆锡芳去世的消息后,麻坑村群众无不扼腕叹息。村民们以他的先进事迹为背景,自编自演了曲剧《春蚕颂》,以此表达对陆锡芳的感激之情,缅怀他为丹淅山区人民作出的功绩。    如今,电影剧本《陆锡芳》业已成稿,只待修改完善最终定稿。同时,希望找到投资方合作,尽早把“陆锡芳”搬上银幕,广为传颂,教育后人。

《坚守28年精准扶贫的桑蚕专家》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xichuan/38684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