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8 13:35 我要投稿
霍好胜一行先后深入到龙成集团特材公司低阶煤分质分解清洁高效利用先进技术与关键装备制造项目、盛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众德公司新上技改项目、奇石文化艺术城和商务中心区龙湖庄园项目等处实地察看。
霍好胜指出,通过看项目建设,听成效汇报,思启发感悟,深感西峡县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建设,规划设计高端化,技改项目一体化,产品销售国际化,服务业两区配套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西峡县委、政府拉高标杆、勇于担当、科技创新、以两区建设为抓手,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值得推广。
霍好胜强调,科技引领、科技支撑是创新创业的引擎,产业集聚区要紧紧依靠建立科研中心,采取一系列校企合作等形式,不断丰富创新内容,提升创新水平、产品质量、核心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力度和深度。西峡县的产业集聚区在这方面起步早、见效快,特材公司、盛煌电力、众德公司科技研发能力目前走在国内、国际前列,这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夯实了内驱动力,也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赢得了市场。
县委书记孙起鹏向观摩团成员汇报了上半年我县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建设情况,在产业集聚区发展上,我县聚焦“一县一业”,突出抓住三条主线:一是坚持把强力推动技术创新作为调结构、促升级的主线来抓。(一)围绕解决对标怎么对的问题,精准确定产业产品转型升级的方向。坚持做到了“三个瞄准”,即:瞄准上整车,着力推动汽车配件由部件、粗加工件向精加工件、部件、整车制造转型升级;瞄准走出去,着力推动特钢产业向精深化、国际化、外向化转型升级;瞄准中高端,着力推动传统冶辅材料向高端化、新材料转型升级。全县35家规模以上汽车配件企业中,传统的铸件比重由原来的91%下降到72%,精密加工件由原来的13%提高到65%,产品附加值由6%提高到19%。今年在全国同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县汽车配件产业产销两旺,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3%和11%,利润提高了25%。(二)围绕解决创新体系怎么建问题,大力推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全县2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0余家建立了自主研发平台,150家与高层次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全县已建成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7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达13家。(三)围绕产品升级怎么升的问题,加快设备智能化和产品技术改造的步伐。我们引导组织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全面对标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从设备的智能化和技术改造抓起,全面建立创新体系。目前我县78个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普遍订购了智能化的新设备,引进了高新技术。二是把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增实力、强后劲的主线来抓。在招商引资上,我们突出抓了院县合作、大企业合作、京宛合作。先后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1个,总投资217亿元,到位资金43.5亿元。在项目落地上,今年我们重点抓了总投资65亿元的77个重点工业项目,目前已经建成投产19个。三是突出把企业解困作为保生存、稳增长的主线来抓。全县上下强化“经济越下行、精神越上行;企业越被动、服务越主动”意识,倾尽全力为企业搞好资金保障、用地保障和综合服务保障。上半年我县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0亿元,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80亿元,同比增长15%;税收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20%。
在商务中心区建设上,我们以基础功能完善、三产业态发育为重点,已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个,建成投产项目3个,入驻企业20家。建成了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综合展室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集线上线下、OTO体验、众创、众筹空间、产品展示、电子商务业态孵化为一体,目前已经成为全市县级最大的孵化园。已入驻企业67家,发展电商600余家,交易额达14.9亿元。
市领导王智慧、刘朝瑞、张生起、杨韫、梁天平、和学民、张明体和县领导张荣广、马俊、袁璋、周坚定、杨松林、田青法、何耀航、吴在明、华道梅、杨海韬、朱元朝、吕秀鹏、朱新昌、郭明清、黄为民、雷涛和龙成集团董事长朱书成等参加观摩活动。
《市长霍好胜带领全市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观摩团深入我县观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xixia/44086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