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第十二届中国•南阳玉雕节暨国际玉
文化博览会脚步渐近,南阳玉雕市场再次沸腾起来。
南阳玉雕始于新石器时代,成于春秋,兴于汉唐,精于明清,盛于当今的文化艺术魅力,一次次为世人惊叹折服,一步步改变着“玉人”的生活。
春日里,记者来到
镇平县石佛寺镇、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感受当今玉雕市场的繁华,领略南阳玉文化的精髓,欣赏玉雕精品的风韵。
>>>玉市场,清晨就开始繁华
玉,美好的化身。
清晨,迎着春日的和风,来到镇平县石佛寺镇,这里便呈现出热闹欢腾的景象。全国各地客商聚集于此,开始了新一天的交易。
穿梭于石佛寺街道,每走一处就能看到大小不一的玉摊,商户正兜售着各种各样的玉。
除一个个小摊外,石佛寺还有很多具有规模的玉市场。博苑玉市场人如潮涌,800多个摊位排列有序蔚为壮观,不少客商手持小手电筒仔细寻玉探宝。“我们就是冲着石佛寺的名气来的,来到这里,果然名不虚传,这次打算待上三四天,好好地寻玉。”一位操着湖南口音的客商兴奋不已。
玉市场,也不断吸引着各地商户到石佛寺安家落户。
据了解,镇平玉雕湾市场现已容纳各类玉雕珠宝加工企业400多家,门店摊位1200个,其中高档精品门店60多家,日接待中外游客5000余人次,日成交额近200万元。镇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基地。
>>>玉精品,熠熠生辉价不菲
玉,石之美者也!
在石佛寺中国玉文化博物馆精品馆——博涵玉文化精品馆,件件精品晶莹剔透传神如画。独玉作品“枯木逢春”,芙蓉红、透水白颜色搭配颇为巧妙,寓意十足。创意作品“团团圆圆”,用阿富汗玉雕刻而成,在石磨上摆放着二十多个饺子,寓意团圆,为玉雕注入传统文化内涵,逼真形象。
为弘扬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展示南阳玉雕水平,博涵玉文化精品馆聘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平玉雕传承人”仵海洲、“水晶第一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仵应汶为技术总监,从创意、雕工、用料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
“玉雕精品不仅能给人玉的温润、丰满、质感等多重视触觉感官体验,更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玉雕的韵味,我们店里就有很多非卖品,创意和雕功都是极高的。”该店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在卖品中,精品玉雕起步价都是十几万元,销量比较多的是翡翠和和田玉。靠着打造高端精品,我们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大批回头客。”
>>>玉大师,巧夺天工传美名
玉不琢,不成器。
漫步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亭台轩榭、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的苏州园林,与雕玉、鉴玉等千年玉文化水乳交融。
这里,是镇平玉雕艺术产业的传承基地,中国玉雕艺术产业的高端集聚地;这里,以玉雕大师工坊为主,可容纳137位大师入驻;这里,传承着千年玉文化,带动了众多的本地、外地人前来就业。
玉神工艺园,便是创意园中的一个作坊,能容纳50多个雕刻人员。“我是石佛寺镇人,干玉雕这一行已20多年了。”今年42岁的马海军一边与记者交流,一边继续他手中的作品。他正在雕刻一件长约50公分的独玉作品。“这件作品寓意是丰收,雕刻镂空时要特别小心,还注意图案形状。”当记者了解到这件作品已雕刻了三个多月,还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时,马海军说道:“这件作品花费的时间还不算长。”
创意园内,有着严谨的琢玉之风。25岁的李娟,是为数不多的女学徒,她正在打磨的是一个莲藕片。“为了能够逼真地呈现莲藕片的形状,我们买了真莲藕,把它切开,认真观察莲藕有多少空和排列的位置、布局比例,研究透了才能雕刻。”
艺术,在这里升华。
《镇平:玉为媒广纳天下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zhenping/16127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