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29 10:59 我要投稿
“宽广的文化广场,与之配套的村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书屋彻底改变了我们村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10月16日,河南省镇平县郭庄乡团东村村支部书记答朝云开心地说,这要感
谢我们县人武部党委领导多年来的关心帮扶。每每傍晚时节,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聚到文化广场,一起跳跳广场舞、举办自己的节日庆典,乡亲们别提有多高兴。
上世纪90年代初,团东村是全乡有名的养殖和皮革加工村。随着发展,皮革加工业逐渐不景气,村里有三分之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和孩子。
2014年10月17日,在全国第一个扶贫日之际,镇平县人武部结合驻地与自身实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郭庄乡团东村结成军民共建帮扶对子。县人武部部长胡斐、政委乔相豹多次深入到团东村走访调研。结果发现,团东村作为少数民
族(回族)村,养殖业是全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产业单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全村的致富发展。
“贫困村之所以摘不了贫困帽子,最重要的是没有致富产业,仅仅一个养殖业远远不够。”自结对帮扶的那一刻起,县人武部领导就深谙此理。于是,县人武部多次与团东村村支部一班人召开碰头会。调研决定,一方面详细了解国家
针对少数民族(乡)村相关扶持政策,制定到户增收、村村通、危房改造、无息贷款、农田浇灌等符合国家政策的扶助项目,逐级向上申报。另一方面,召开党员大会和村全民会,解放思想,借助郭庄乡发展万亩供港蔬菜基地的时机,
鼓励群众流转土地,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实现家门口就业致富。
团东村曾经户户搞养殖、家家从事皮革加工一度创造了财富,但是由于环保观念落后,皮革加工大量使用化学原料致使地表水遭到污染,再加上团东村地处低洼区域,从而严重影响了村民饮用水质量。多年来,吃上放心水一直是老
大难问题。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全村急需打上一口100多米深的水井。为此,县人武部领导决定把这一问题摆上议事日程。部党委研究决定,一边向军区争取帮扶项目,一边奔走县发改委、县水利局之间,力争早日立项早日动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团东村村民答国航一家一贫如洗,房屋破旧不堪。乔政委在走访中发现,40来岁的答国航年轻力壮,之所以长期贫困,主要原因是父母亲长期重病在床,一年打工挣下来的钱大多都用在了治病上。于
是,乔政委与村支部研究决定,帮助答国航申请无息贷款、到户增收资金发展养殖业,聘请县畜牧局专家一对一培训养殖技术。同时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帮助修建了房屋。如今,答国航流转的土地年收入3000多元,养殖60多只羊又是
一笔可观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自结成帮扶对子以来,县人武部领导10多次深入到村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余户,走遍县发改委、水利局、民政局等部门,督促并了解相关项目跟进情况,先后争取到修路项目资金70万元,实现了庄庄通水泥路,到户增收鼓励养
殖业资金30万元,并向济南军区争取扶持资金10万元用于村文化大院建设,为村民打深水井5口,彻底解决浇灌难问题。
《镇平县人武部与贫困村扶贫结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zhenping/26644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