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镇平县新闻 >

镇平:务实重干谋发展 转型跨越铸辉煌

[摘要]文:中共镇平县委宣传部 刚刚过去的一年,镇平县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反恐维稳繁重艰巨等不利因素,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县域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 2015 硕果累累 忠诚担当 2015年...

文:中共镇平县委宣传部

  刚刚过去的一年,镇平县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反恐维稳繁重艰巨等不利因素,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县域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  
  
  2015 硕果累累 忠诚担当
  
  2015年镇平县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6亿元,增长12.2%,总支出32.8亿元,增长18.5%。工业经济运行良好,新引进10个工业项目,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家,利欣药业获批上市,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产业集聚区有望晋升一星级。玉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天下玉源摊位进店,国际玉城佛玉文化区主体完工,珠宝玉雕学院奠基开工,《寻宝》栏目走进镇平成功举办,被评为“中国特色百佳产业县”。招商引资成果丰硕,运作各类投资项目124个,到位资金23.7亿元;争取上级项目111个,到位无偿资金16.8亿元;17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完成投资10.9亿元。城镇面貌日渐改观,完成府前街、雪枫路等8条道路升级改造,新增供水管网10公里、排污管网35公里,312国道“二改一”、248省道改建等大头落地,赵河生态经济带有序推进,“百日整治”取得实效,晋升为省级园林城。石佛寺镇、贾宋镇分别入选省经济发达镇行管体制改革试点和省美丽乡村试点。现代农业亮点增多,粮食总产突破10亿斤,流转土地3万亩,新发展苗木1.5万亩、蔬菜1万亩,高丘大陈营、石佛寺大仵营通过省级传统村落验收,中原荷花博览园、李寨生态园、紫海香田等成为观光农业新亮点。民生事业扎实推进,积极开展环保综合整治,有序完成普康污染处置。县城居民提前吃上丹江水,县城供水有了双水源保障。中小学改建完成投资3.5亿元,高考新增进线人数占全市五分之一。土地矿山卫片执法拆除图斑51个,受到土地例行督查肯定。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完成5个卫生院改造建设。新造林6.9万亩,改造农村危房2200户,新解决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精准脱贫1.1万人。完善改造了维稳视频监控系统,加强了民族团结,被国家民委称之为“镇平现象”。全县党员干部认真履行“两个责任”,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全面推进“三亮三评”、“四督四查”,干部作风、纪律观念明显提升。
  
  2016 希望满怀 激情跨越
  
  新的一年,新的开端,新的起步。镇平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反恐试点县、省重点开发区和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南阳市“半小时城市圈”和“四大增长极”,既面对发展的重大机遇,又拥有发展的独特优势,镇平一定会把握机遇和优势,为“十三五”起好步开好头。
  
  2016年,镇平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树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市“四一二”工作大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聚焦发展、稳定,突出改革、创新,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加快经济转型,扎实开展比实干看作风、比实招看能力、比实绩看排名“三比三看”活动,奋力建设“实力镇平、美丽镇平、幸福镇平”,确保“十三五”高位开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发展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2.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市定任务。
  
  强化工业主导,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产业集聚区、遮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一区一园”为载体。按照“四集一转、产城互动”要求,坚持“区中有园”、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机电、针纺、新型建材等产业,推动同类项目集中布局、抱团扎堆、配套协作,形成明晰的产业分区,努力实现主导产业由松散型向集聚型转变,入驻企业由单打独斗向循环关联转变,推动“一区一园”升级晋档。产业集聚区要在增加值、税收、从业人员、城镇常住人口等主要指标上求突破,加快区办功能套合改革,确保晋升为一星级。遮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要背靠南阳、围绕城市矿产做文章,争取建成南阳静脉产业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优秀的企业经营者。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机制,配套完善基础功能,增强园区承载和集聚能力。把优化环境的重点转到比配套条件、比行政效能、比政务环境“新三比”上来,按照“墙内的事企业办、墙外的事政府办”的原则,落实封闭运行、全程代办、跟踪服务等措施,把“一区一园”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环境特区”。继续推进联审联批制度,整治“中梗阻”,切实解决服务企业“最后一步路”问题。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县领导分包制度,“一改双优”跟进落实。优化诚信环境,明确政府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优惠政策与企业承诺一定要对等和同步。
  
  科学规划为引领,提高城镇化建管水平。牢固树立“不建没有规划的项目,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搞建设”理念,综合考虑城镇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因素,推进“多规合一”,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精准套合,保持“双违”高压态势,增强规划权威性。老城区重在完善改造。完成健康路、南环路、工业路、建设大道等8条道路升级改造,推进工业路等3条道路管线入地,完成3个入城交叉口标准改造,提高城区通行能力;加快护城河、西三里河、东一里沟等城区内河治理改造,疏浚河道、贯通水系,同时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新区重在建设互通。建设上,重点做好新城路南延、涅阳路西延、工业路西延、石雕城路南延、竹园路中段等5条道路改造,完成区内312国道“二改一”配套设施、6条电力线路改造,推动“一馆三中心”及邮政物流中心、邮储银行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正式投用公安技侦大楼,全面建成涅阳五初中、徐桥小学、思源实验学校,加快客运总站、第二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设进度。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玉文化试验区相连接,形成融工业、农业、商业、旅游等为一体的县城西部经济带、都市圈。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围绕“双创”活动,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尽快提高集镇的形象和品位,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的格局。石佛寺镇要稳妥推进省级经济发达镇行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镇级市”建设步伐。贾宋镇要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业,着力建设商贸名镇。侯集、遮山、老庄、高丘要发挥各自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在城镇面貌上要有新改善。全年力争新创四星级小城镇2个,市级生态镇2个。同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空心村”整治,努力打造1~2个全市亮点。
  
  壮大特色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镇平作为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要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继续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争取完成7.8万亩土地治理、2万亩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1.9万亩高标准粮田和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涉农项目,加大整合力度,区域梯次突破。以6个万亩示范方为重点,扎实推进“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行动,强化科技服务,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0亿斤以上。坚持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探索建立“公司+农户”的土地流转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打响农业特色品牌。以贾宋、晁陂、杨营为中心,筹建苗木交易市场,打造苗木花卉生态农业综合体,提升“中国玉兰之乡”知名度。以郭庄、马庄、侯集等为中心,创新“农超对接”、外贸定单等经营模式,建设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基地。以长江渔人为龙头,以侯集、杨营为中心,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打造观赏鱼农业综合体。以杨营、张林等为中心,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打造“中原荷花博览园”。培育张林李寨生态园、玉都千亩牡丹园、遮山紫海香田、老庄万亩樱桃园等新型农业观光旅游基地。鼓励引导土地流转和托管经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组织,重点培育从事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的家庭农林牧渔结合农场,推进莲藕、金鱼、蔬菜、林果、苗木花卉、汽车附件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粮经饲统筹、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特色商业区为重点,加快完善产业体系。玉是镇平最响的名片,玉文化产业是我县最具特色的产业。镇平特色商业区是全省唯一设在乡镇的特色商业区,既说明了独具优势,但也存在着税收贡献低、“四上”企业不多等问题,要采取“扩充增量,盘活存量”的办法进行破解。扩充增量,就是将石佛寺镇区新成立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申报纳入统计范围,对营业收入达到标准的规模以下企业升级为“四上”企业,把含税较高的服务业或房地产企业注册其内,做大特色商业区盘子。盘活存量,就是实施“五统两分一取缔”活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把国际玉城前的马路市场引导到玉海超市,规范管理榆树庄、万玉等6个大棚市场。严格落实“一照一证一书”制度,建立市场诚信体系,促进市场繁荣发展。加快国际玉城佛玉文化区及独玉文化区、玉雕大师创意园、珠宝玉雕学院、粤港文化创意产业园、天下玉源二期、新型高端购物中心等项目建设,早日投用玉文化博物馆。围绕市玉文化产业发展“千亿元行动计划”,谋划争取一批重大项目,争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筹建“镇平玉雕电子商务产业服务园区”,发挥“互联网+”优势,完善珠宝玉器鉴定、保险、金融、物流、包装、美工等配套服务功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市场覆盖面。“玉石”俱进,加快中原石雕城项目建设,打通连接两大雕刻产业。要以玉为媒,文化、旅游、城建、生态“四项”捆在一起抓,玉、鱼、馆、花、果、山“六点”统筹去谋划,办好玉雕节、荷花节,连起点、串成线、扩大面、形成环,打造我县旅游的环状格局和特色体系。
  
  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把脱贫攻坚同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有效需求结合起来,突出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搬迁扶贫、项目扶贫四项重点,坚持“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大力实施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脱贫和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工程,完成20个村整体推进、2.8万人精准脱贫。深化“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程,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建设镇平体育馆,投资2亿元实施4个校建项目,争取中高招再次突破。推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社会慈善相互衔接。实施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工程。解决400户住房困难问题,改造农村危房2000户。改造县乡公路20公里、通村公路120公里。加强生态保护。以生态高效产业为方向,整治高耗能产业,抓好中联水泥、天冠等企业的监管;以北部山区自然保护区、赵河生态经济带、中线工程辖区生态带、沪陕高速辖区生态带“一区三带”为重点,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以赵湾水库饮用水源、中线工程辖区干渠、赵河和严陵河、县城“一源一渠两河一城”水生态体系建设为重点,切实保障水环境安全。同时,做好秸秆禁烧、大气防治、黄标车淘汰等工作,稳步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阔步迈入“十三五”的新征程中,我们深信一百万镇平儿女在镇平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一定会众志成城,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全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打造“实力镇平、美丽镇平、幸福镇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镇平:务实重干谋发展 转型跨越铸辉煌》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zhenping/31421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