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4 10:49 我要投稿
镇平县把强化驻村帮扶、选好用活第一书记作为精准扶贫和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通过“优选、明责、严管、亮评”等措施,建强精准力量,为服务精准脱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双向选择精选优育扶贫“先锋官”
该县坚持“三个注重”,确保第一书记选得精、派得准、育得强。注重选优配强队伍。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在个人报名的基础上,采取单位审查、党组织提出人选、组织部审核的程序,严格按照选派干部必须具备的中共正式党员、熟悉党务和农村工作、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一般应为优秀后备干部和业务骨干等四个条件,择优选派了105名驻村第一书记。注重加强岗位匹配。坚持按需选人和按质选人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派出单位特点和工作优势、选派对象能力素质和专业特长与派驻村之间的关联性和匹配度,按照“党政干部到难村、经济干部到穷村、政法干部到乱村、技术干部到产业村”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配对”第一书记,确保真正发挥作用。注重强化教育培训。在开展岗前辅导的基础上,采取专家讲座、工作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围绕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知识、农村工作方法、驻村工作经验等专题定期开展集中培训,提高第一书记抓好精准扶贫、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已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560多人次。
侯集镇宋小庄村是省定贫困村,县市场发展中心驻村第一书记刘靖宇在参加培训后,结合当地是蔬菜种植大村的实际,组织建设早春式蔬菜大棚,建立蔬菜批发点,促进了贫困户增收。
“三争四帮”立下驻村帮扶“责任状”
杨天中,无技术,无房;时文章,男……翻开第一书记苗世昌的“三争四帮”和“五个一”帮扶台账,每户贫困户的信息他都记录在册,并将村里目前急需解决的困难,按轻重缓急详细列出清单并制定帮扶措施。
为确保第一书记真正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该县创新开展“三争四帮”活动,即个人要争当优秀第一书记、选派单位要争当驻村帮扶先进单位、所驻村党组织要争创先进服务型党组织,帮党建、帮发展、帮立制、帮民生,明确了第一书记、选派单位、派驻村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和促进贫困户脱贫、强化基层党建等10项职责任务,提出为所驻村帮扶一批贫困家庭、制订一个帮扶规划、培育一个致富项目、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帮办一件好事实事的“五个一”目标要求,凝聚驻村帮扶合力,切实提高扶贫精准度。县驻村办、乡镇(街道)党(工)委和县直派出单位分别制作“三争四帮”和“五个一”结对帮扶工作台账,对工作开展情况按月全程实绩记录,实行销号管理,并与年度考核、等次评定、评先奖优等挂钩,确保驻村帮扶目标、任务、责任和措施“四落地”。
严管常督拧紧履职尽责“螺丝钉”
“规划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一个,引导贫困户种植中药材300亩……”这是镇平县安字营镇王洼村第一书记竺志坚近日向全村党员、群众做出的公开承诺。
该县在建立和推行第一书记工作纪实、驻村考勤、目标管理、每周五工作例会、“一对一”联动帮带、督查通报等6项制度的基础上,以开展“三亮三评三考”活动为载体,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和目标责任考核。“三亮”即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采取佩戴胸牌、设立公示栏、发放便民联系卡等方式,公开第一书记的照片、联系电话、帮扶职责和公开承诺等信息,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三评”即党员群众评议、党委民主测评、组织部门综合考评。每半年通过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设立征求意见箱等方式,组织党员群众和乡镇党委开展评议,县驻村办结合党员群众评议、党委民主测评和日常督导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公示考评结果。“三考”即考勤在岗情况、考测业务学习、考评工作实绩。成立10个专项督导组,通过实地查看、闭卷测试、入户询问等方式,对第一书记是否吃住在村、到岗在位,扶贫业务知识掌握和群众知晓率等情况每周抽查暗访1次、每季度普查暗访1次,督促第一书记履职尽责。同时,建立第一书记召回制度,根据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和测评考核情况,半年内,共调整第一书记29名,对5名第一书记及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选派第一书记驻村任职以来,镇平县驻村第一书记共制订目标承诺430多个,制订帮扶计划105个,培育致富项目23个,走访群众6000多户,帮扶贫困户2350户,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800多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40件。
《镇平县驻村第一书记成精准扶贫“领头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zhenping/50994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