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01 09:41 我要投稿
镇平县石佛寺镇辖2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5.6万人,流动人口4.5万人,素有“玉雕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8月份以来,该镇按照省、市综治委的要求,全面启动了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标准化建设夯实综治工作基础
时间标准高。8月中旬,省综治委《关于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指导意见》下发后,该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开班子会议专题学习研究,确定了“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建设思路,明确专人专班,明确时间节点,明确任务分工。会后,镇、村两级迅速行动,按照上级要求标准,大员上前,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高效率建成了镇综治中心和老毕庄村、天下玉源社区两个村级综治中心,确保了全市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现场观摩会于8月26日顺利召开,得到省、市政法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硬件标准高。投入3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了镇综治中心“三室一厅”(综合协调室、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群众接待厅)和22个村及天下玉源社区综治中心的“两室一校”(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法治学校),统一标牌、版面,配备桌椅、柜子、电脑、打印机、电子显示屏等办公设备。同时,投入20余万元,精心打造了融综治信息和视频监控信息为一体的镇、村两级综合信息平台,以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实现快速找人、找房,解决问题。
软件标准高。高标准配备综治中心主任、副主任和工作人员,整合综治、信访、公安、司法、民政、财政、房管等部门力量入住,配备了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40名工作人员;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工作例会、矛盾纠纷排查、分流督办、信息报告、工作台账、值班备勤、考核奖惩八项制度,镇统一建立了28类基本台账,村统一建立了“三本三盒”,所有内部资料全部分类归档;印发近1万份综治中心宣传页,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综治中心、大力支持综治中心、有事走进综治中心,做到软件不软。规范化管理构建综治工作网络
科学设置三级网格。按照“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专群结合,各方联动,无缝覆盖”的原则,建立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4个,三级网格23个,每个网格配备“一长三员”,即网格长、民调员、信息员、管理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镇、村、组三级网格,切实发挥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重点群体防控等作用。创新信息化管理。以镇综合信息平台为载体,用谷歌三维地图形式将管理区域的房屋管理、居民信息、服务人员等多种信息在地图上清晰地显示出来,并支持对居民、房屋、地图、网格化信息的快速查询,从而实现对镇区楼栋、房屋、人口、单位、企业、商铺等信息的图形化管理。便民化服务“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
坚持“三大机制”,确保服务群众更快捷、更便民。坚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诉讼与调解相衔接的“诉调对接”机制,对矛盾纠纷实行动态排查、统一受理、归口办理、协调督办、限期办结,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行”。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00余起。
坚持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织密“天网”、“地网”、“人网”立体治安体系网络,组织镇、村两级共300余名的巡防队伍,配备专业防爆器械,加强日常巡逻;结合“天眼”工程,将各村、各市场近3000个探头集中联网到镇巡技防控信息中心,由公安部门组建视频监控管理队伍,全天候值班,网上巡逻,真正实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投入50万元,在镇区主要道路安装20个一键报警设施,率先在镇区4个村和天下玉源市场设立警务室,形成镇、村联动,实现社会治安防控全覆盖。
《镇平县石佛寺镇推进“三化”建设开创综治新局面》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zhenping/56300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