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26 09:40 我要投稿
扎实推进作风建设 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潦河坡镇深入开展“四抓四督四查”监督检查机制建设
潦河坡镇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西北部,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2.4万、党员771名,有10个行政村,17个基层党支部。镇纪委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上级有关精神,结合镇情村情,以作风建设为主题,常抓不懈为主轴,坚持把“四抓四督四查”监督检查机制建设各项工作抓好抓实。
一、认真落实“四抓”
1、抓好廉政教育。加强基层干部廉洁廉职教育工作,以教育促党员干部设定红线、自我约束,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后,镇党委、纪委及时落实新当选的村“三委”成员进行党风廉政培训;组织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镇机关干部集中观看《党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镇党委书记惠广路同志带头在新年第一道会上对镇村党员干部讲廉政党课。二是强化党政纪培训,制定《2015年潦河坡镇党风廉政培训计划》,每月由主要领导组织对机关干部进行党纪条规和政策法培训;每月10号的党员活动日,由包村领导对各村党员进行法律法规、财经纪律、反腐倡廉培训,提高了镇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强村组干部业务培训。请安皋法庭、镇财政所专业人员对全镇村组干部进行法律法规、财经纪律、财务管理培训,提升了村组干部的的法治观念和业务水平。
2、抓好制度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严格实行党政不干涉纪委办案制度。二是健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基层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村组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询问质询和民主评议制度。三是坚持从严执纪,加强责任追究。重视信访主渠道作用,加强对案件的查办和信访件的查办力度,建立了对重复信访的党政领导“四包”制度,做到有访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回。制定了严厉的违反党风党纪的惩罚制度,对党员干部进行惩防并举,保障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3、抓好责任落实 主要落实两个责任,召开全镇党员干部大会,进一步明确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1)全面落实责任,形成工作格局。镇党委制订了《潦河坡镇镇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责任目标》,对党政班子成员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分工,要求他们除搞好自身廉政建设外,还对分管的各口线一般机关同志负廉政领导责任,实行“一岗双责”,既要抓好分管部门的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并将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与部门、干部全年工作绩效挂钩,作为部门、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明确村支部书记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负责人职责,“两委”班子成员直接责任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两委”成员、村组负责人的日常监督职责。
(2)强化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一是推进规范化建设。优化镇纪委班子配置,共有专职纪检工作人员5名,纪委书记、副书记、一名副镇长及两名专职纪委委员。二是解决专岗不专职的问题。按照上级要求,明确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工作,不再兼职其他工作,使纪委回归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斗争主业上来。三是充分发挥纪委监督检查作用。镇党委坚决支持纪委工作,不干涉纪委办案,使纪委敢于动真、敢不碰硬,去年以来办理案件效率明显提高。
4、抓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 一是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全镇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机构设置均达到“六有”要求,村监会充分参与和监督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财务会签入制度。二是对新一届村委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集中专门培训,开通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顺畅联系通道,随时对其在工作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不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扎实开展“四督”
1、强化对基层“三资”运行的监督 一是健全村级 “三资”管理制度,成立“三资”管理机构,广泛宣传发动。从2014年对各村“三资”工作摸底清查,张榜公布建立“三资”台账,构筑“三资”管理长效机制。二是加快“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建设,设置专职岗位、制定业务办理规章、程序、工作记录档案资料等,随时请村民了解各项资金情况。同时,对“三资”专职工作人员和村报账员实行了岗前培训。三是在村委换届选举前后,由镇纪委牵头组织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对各行政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了全面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公开,完善了“三资”账薄,由镇代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2、强化对涉农政策和资金落实的监督 对镇、村各项涉农政策和资金,实行财政“一条线”统一管理模式。依托纪委“清风”微博和阳光农廉网等网络平台,对涉农资金进行全程监督、动态监管和实时监控。依托阳光农廉网,将涉农涉农政策及直补资金使用情况向全镇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实行“一卡(折)通”兑付,避免涉农资金在层层流转中被克扣、挪用等。对于因工作不实、底子不清、暗箱操作、监管不力及滞留、截留、骗取资金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3、强化审计监督 一是对涉农资金及村级集体资金流动情况,实行全过程监督,使资金监管贯穿于管理、审批、分配、拨付全过程。在换届选举后,对“两委”主要干部同志开展了离任审计,确保了村“两委”班子的顺利交接。二是开展了专项审计工作,出台了《潦河坡镇村组“三资”集中审计制度》,由镇纪委联合农业、林业、水利等各口办公室及财政所对各行政村的集体财产、村级债权债务、土地补偿费和涉农财政资金等事项开展专项审计工作;形成了每年审计监督三个村的长效机制。
4、加大公开力度,以公开促监督。一是坚持财政预算公开,完善“三资”管理平台。坚持财政预算公开,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模式。认真落实七项制度,即支前审批把关制度,支后限时报账及三大会签制度、政府采购及外出取物制度,限时报告制度,固定财产登记入账制度,专项资金治理制度和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制度,凡重大事项、重大开支都要集体研究决定。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严格执行财经领导小组审批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制度,村级财务按季公开。二是将结合“三亮三评”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表率,机关全体同志公开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接受群众及社会监督;三是将各村公开工作纳入村级绩效积分考评体系,要求村“两委”加大对村组重大支出、专项资金等设计“四议两公开”决策事项的公开力度,在10个工作日之内必须予以公开。四是要求镇直单位涉及强农富农惠农资金的管理和发放情况及时向社会和群众公开,公示情况每月以书面形式向镇纪委备案。
三、深入进行“四查”
1、坚持普遍督查。镇党委、纪委对各村两委、机关职能部门及相关镇直党委班子及其成员在基层党风建设方面常态化、长效化的督查。定期、不定期对各村、各职能部门工作开展检查。
2、坚持重点检查。对涉及财政、农业、民政、水利、林业农办等职能部门的强农富农惠农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重点进行检查,对于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部门及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及其它违规违法违纪问题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坚持专项巡查。镇党委、纪委采取听取汇报、座谈走访、查阅账目等方式,对村级党员干部履行职责、服务群众、纪律执行、制度落实以及维护群众权益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巡查。对发现群众反映强烈、久拖未决的问题,认真进行调查;对发现违纪违法的问题,予以严肃查处。
4、坚持及时调查。镇党委、纪委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受理、上级批转、上级转办督办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对群众反映、媒体披露,以及工作督查、巡查、检查中发现的基层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镇纪委及时组织力量,快查快办,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自“四抓四督四查”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以来,潦河坡镇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为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1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项镇管、组帐村管,“三资”管理得到加强;惠农资金管理正逐步规范,对惠农资金实行全程公开监管,对惠农资金补贴发放实行一卡通,确保惠农资金落到实处。其中,全镇发放的惠农补贴资金、五保资金、低保资金等,全部进行了公示。镇纪委不仅完成了对上届村“两委”班子的经济审计,确保了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深化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立了镇村组三级相互监督的防控体系,增强了队伍管理,有效降低了廉政风险点,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风政风转变带来的新变化。
《扎实推进作风建设 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wolong/21194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