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淅川县新闻 >

淅川移民精神报告团感动北京市民

[摘要]“聆听了淅川移民精神报告会,观看了豫剧表演和摄影图片展,感动、感激充盈着我的内心,我明白了淅川移民和移民干部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出的巨大奉献牺牲……”4月22日,淅川移民精神报告团在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驼房营村文化中心作完报告,83岁的将台乡居民...

  “聆听了淅川移民精神报告会,观看了豫剧表演和摄影图片展,感动、感激充盈着我的内心,我明白了淅川移民和移民干部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出的巨大奉献牺牲……”4月22日,淅川移民精神报告团在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驼房营村文化中心作完报告,83岁的将台乡居民刘卫琴感动得泣不成声。这是刘卫琴在当天宣传活动现场第四次落泪。
  
  据了解,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淅川县先后移民40余万人,他们用汗水、泪水和热血铸造了可歌可泣的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移民精神”。这次由北京市朝阳区和淅川县共同启动的弘扬移民精神深化京淅协作宣传月活动,旨在通过淅川移民精神报告会、地方戏曲表演、摄影图片展等形式,向北京人民尤其是基层干部群众讲述移民搬迁中的感人故事和淅川为保护水质所作的贡献。目前,淅川县已在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乡、将台乡、朝阳剧院等地巡回开展宣传活动8场。
  
  当天,报告大厅内座无虚席,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乡、来广营乡和孙河乡的500余名基层干部、群众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报告人饱含深情的讲述。他们有的用手机全程拍录,有的静静感受,低声哽咽。
  
  “为做好移民工作,我们的干部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他们夜以继日地拼搏着、奉献着。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努力,谁也说不清楚。我只能告诉大家的是,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移民重大伤亡事件,但却有300多名干部晕倒在搬迁现场,100多名干部因公负伤,10名干部倒下牺牲……”听着首先上场作报告的移民干部寇仲的讲述,刘卫琴深深理解了淅川移民干部的艰辛和酸楚,情不自禁地落泪了。
  
  移民后代姚昆玉是最后一个上场作报告的,她讲述外公52年的搬迁史,正是淅川移民历时半个多世纪搬迁的缩影。听着她的报告,刘卫琴潸然泪下,久久不能平静。
  
  报告会结束后,刘卫琴被现场展出的照片吸引住了。“这是2010年搬迁期间,一名小姑娘放学回家后,看到家里的房屋已被拆除,就在残墙上写下一句话:不会忘记美丽的家园。”听着移民记者赵川的讲解,刘卫琴泪如泉涌。
  
  “我是一个‘老北京’了,一生中听过的报告、看过的影展达数百场。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感动过。我想说,淅川移民群众最可亲,淅川移民干部最可敬,淅川移民精神最可贵!我们一定要珍惜水,这水来得太不容易。”刘卫琴用纸巾不停地擦着眼泪说。

《淅川移民精神报告团感动北京市民》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xichuan/38453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