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淅川县新闻 >

淅川丹江库区发掘古墓120座 珍贵文物接连出土

[摘要]淅川县丹江库区消落区考古勘探和抢救性清理工作结束,共发掘墓葬120余座,出土陶器、铁器、铜器、石器、银器等一批珍贵文物,为研究丹江下游战国楚墓及汉代墓葬的葬制、葬俗以及鄂豫地区文化交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2016年5月,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

       淅川县丹江库区消落区考古勘探和抢救性清理工作结束,共发掘墓葬120余座,出土陶器、铁器、铜器、石器、银器等一批珍贵文物,为研究丹江下游战国楚墓及汉代墓葬的葬制、葬俗以及鄂豫地区文化交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2016年5月,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丹江库区消落区葛家沟、李沟一带被盗扰墓葬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性清理工作。李沟墓葬区位于仓房镇侯家坡村李沟自然村东北,西北距仓房镇7.5公里;葛家沟墓葬区位于仓房镇丹江水库西岸,南岭海拔高度为155米,北邻岳沟汉墓群,南邻磊山汉墓群。市文研所成立两支考古队分别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确保文物安全。
  
  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省、市文物部门就对葛家沟区域的墓葬进行文物调查及清理,发现了大量汉画砖、陶壶、陶鼎、五铢钱等,并确定该区域为汉代墓葬群。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墓葬80座,大部分为土坑墓,小部分为砖室墓。其中,1号墓和2号墓为竖穴土坑墓,一棺一椁,有二层台,应为夫妻异穴合葬墓。1号墓出土铜鼎、铜方壶、铁剑等文物,2号墓出土有铜鼎、铜方壶、铜铃、陶盘、陶钵、陶甑;24号墓为土坑墓,一棺一椁,有二层台,骨架一具,仰身直肢,棺椁之间出土鼎、敦、壶各两件,二层台上发现铁器;72号墓为砖室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填土中发现“大泉五十”……“葛家沟墓葬区一区、二区出土有石壁、铜鼎、铜钫等青铜器,根据出土器物分析其规格较高,应为西汉贵族墓地;三区墓葬尺寸普遍较小,规格较低,相互之间有打破关系或平行排列关系,时代自战国晚期延续到西汉晚期,延续时间较长,应为平民家族墓地。”考古人员介绍,战国晚期陶质普遍较差,西汉早期器物较少、组合简单,到了西汉中期随葬器物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历了频繁战乱的战国时期国力下降,百姓生活困顿,经过“文景之治”后西汉晚期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均超过西汉早期和战国晚期。
  
  李沟墓葬区曾被多次盗扰,2016年5月12日开始至今,考古人员共发现墓葬40余座,出土陶器130余件、铜器10余件、银器10余件、铁器10余件。其中,16号墓墓口与墓底同大,长2.9米、宽1.9米,墓底距现存地表1.45米,出土有铜洗、陶鼎、陶壶、陶甑、陶釜、铁器等文物……“李沟墓葬区的墓葬历史上和现在盗扰都较为严重,其中部分墓葬处在淹没区,经多年冲刷墓口直接暴露于现地表。”考古人员介绍,李沟墓葬区一区内的土坑墓形制较小,且出土器物均为陶器,时代应为西汉中晚期。二区内的土坑(岩坑)墓葬从器物组合和形制方面推断应为西汉中期偏晚阶段。
  
  “这次对丹江库区消落区葛家沟、李沟一带被盗扰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不仅确保了地下文物的安全,也为进一步了解丹江库区古代原住民葬制、葬俗的发展演变,真实还原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面貌提供了实物资料。”考古人员说。


《淅川丹江库区发掘古墓120座 珍贵文物接连出土》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xichuan/45467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