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3 15:04 我要投稿
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镇平县秉承“六个一切”理念(即脱贫攻坚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一切工作为脱贫攻坚让路,一切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一切资源向脱贫攻坚倾斜),整合优势资源,实施靶向宣传,全面打响思想脱贫大决战,努力破解群众“思想禁锢”,持续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精准宣传,凝聚强大动力。充分整合县内各类优势资源,实施“大合唱”,做好新闻媒体宣传、做大社会宣传、做实“靶向”宣传,聚力聚焦脱贫攻坚,不断传递“好声音”,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引起全社会关注、支持。
脱贫攻坚,舆论先行。利用县电台、电视台及网络等各类媒体资源,实现集中火力、集中发声、精准发力,多形式开展全方位宣传,炒热叫响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让广大群众明政策、明事理。一是做好电台、电视台及网络新闻宣传。先后开设了《聚焦精准扶贫》、《扶贫攻坚在一线》、《多彩贵州看扶贫》等专题栏目,先后深入宣传报道了村支部书记吴伟、陈爱珍、第一书记赵远等60余个先进人物,制作了健康扶贫等各类专题系列片10余个。截至目前,县电台电视台及新闻网络共向上推出各类动态经验性报道700多篇(幅)。更新播放扶贫政策40余期,访谈扶贫干部6期,聚焦第一书记20余期,《扶贫攻坚在路上》160余期,网络发稿650余篇。尤其是在召开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誓师大会当天,自媒体用网络直播大会实况,在线关注人数达8万多人次,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加强对上新闻宣传报道。先后在农民日报《不让“病根”变“穷根”——河南省镇平县开展健康扶贫攻坚战纪实》、河南日报《镇平:一键触网把农产品卖全国》、中新社《河南镇平县玉雕产业照亮贫困户的脱贫路》等上三级媒体发稿200余篇。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扎根深山十七年默默奉献,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在黄金时段用直播的形式对杨营镇中原荷花博览园进行现场直播,展现了返乡创业的村民组成了莲藕生产合作社,带动周边300多户贫困户借助产业脱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连续关注镇平扶贫工作,播发镇平扶贫信息12次。镇平县举行消费扶贫年货节,将大数据与扶贫有机结合,开创消费扶贫新模式和“精准扶贫新路径,出现了“井喷式”新闻报道现象,新华社、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新社、河南日报等30余家省内外媒体前来采访报道。同时,利用镇平网、镇平发布、手机报及多媒体联盟公众号、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不断宣传报道我县扶贫工作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尤其是在镇平网微信公众号做好政策宣传,及时更新内容,让广大干部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学;手机报每天播发一期。截至目前,共向各级网站推出有关我县扶贫的报道100余篇,上半年我县在《今日头条》发布量居南阳市第一位。
社会宣传,亮点纷呈。一是全力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牌、户外T型广告塔、悬挂横幅、灯箱广告、黑板报、LED显示屏等大众宣传工具,精心编写脱贫攻坚接地气宣传标语85条,如“男人勤田间地头出黄金,女人勤猪圈旁边有白银”“争当贫困户吓跑儿媳妇抢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真是贫困户大家来帮助”,广泛持久地宣传扶贫工作。县城8个户外大屏、城区乡镇集镇区沿街商家门店及村部LED显示屏全天候不间断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精心规划打造了207、312国道镇平区间段、248、244省道镇平区间段4条主线、6条支线。明确了91个重点贫困村及非贫困村氛围营造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制作脱贫攻坚、十九大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各类宣传展板、墙体标语、橱窗、灯杆广告及公示栏21000余条(块),其中共刷写墙体标语8689条、制作固定版面2724块、制作更换户外广告牌1992块、文化长廊321处、宣传橱窗910块、公示栏1244块、灯杆广告5794块。形成村村有环线有文化长廊、庄庄有氛围、贫困户墙体有彩绘的新格局,确保点、线、面宣传氛围浓厚。二是办好群众文化活动。按照月月有活动,节节有亮点,分领域、分层次开展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塑人、文化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文化、文联职能部门优势,着力打造两支扶贫文艺宣传小分队,精心编创了小品《我的良心我的娘》、《接爹去》、鼓儿哼《扶贫政策暖人心》、快板《脱贫攻坚奔小康》等10多个文艺节目,巡回在全县410个村演出。尤其是县剧团精心编排了以驻村第一书记郑晓敏为原型的现代曲剧《赵河弯弯》通过不同章节、不同场面、客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为所住村引项目、发展致富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至目前,全县已开展各类演出活动30余场。三是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评创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五好示范村”、“五好自强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评选活动。部分乡镇(街道)相继开展了“最美扶贫人”“好妯娌好公婆好乡贤”“文明家庭”“金牌调解员”等评选表彰活动。以评促改、以评促创,通过让典型人物讲典型,典型事迹带动身边人学典型、做典型。有力的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不断优化村风、民风,倡树文明新风。
靶向宣传,精准发力。重点推出了四个“两有”活动(即县级有宣传团、电视专栏,乡级有大篷车、宣传队,村级有讲习所、村规民约,户级有明白人、明白单)。一是加强干部培训。定期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进行扶贫政策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等形势政策教育培训。共开展各类培训10余期。尤其是邀请原苏州市委原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卢水生来我县做了《推进三变改革开展五大合作》辅导培训;针对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新任村支部书记先由县委各常委进行授课,后专门邀请王宏甲来做专题辅导报告,他主要以《“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和“塘约探索、塘约经验、塘约道路”这一主题,通过讲述新时期的“大寨”—塘约村的蝶变历程、道路选择和塘约精神,总结阐释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单打独斗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多种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乡镇振兴的必由之路这一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针对每个贫困户培育一个“明白人”。二是用大喇叭传播“新声音”。统一对全县410个村购置配备大喇叭,利用大喇叭做好宣传。内容含扶贫政策解读、滑县经验、扶贫文艺精品节目、道德模范人物及扶贫先进典型等方面,由县电视台统一录制,提供给各乡镇(街道),定时段播放。对部分有LED户外彩屏的村,还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料,要求定时播放。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扶贫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提升广大干群,尤其是农村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进而转化为内生动力,促进扶贫工作真落实。三是开办脱贫攻坚讲习所新阵地。要求全县410个村成立脱贫攻坚讲习所,广泛开展“四进四讲”活动,即干部进所讲政策、专家进所讲技能、乡贤进所讲道德、脱贫户进所讲脱贫。讲解员从乡镇(街道)书记到一般同志,从农技专家到业务骨干,从致富能手到先进模范,分层次分重点进行授课。讲习内容主要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政策、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农村实用技术等,做到与贫困群众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真正让讲习所成为脱贫攻坚的“助推器”,“同步小康”的加油站。四是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围绕脱贫攻坚实际,制定下发了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要求各村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并上墙,以此来约束村民的行为,提升村民的文明节俭意识,倡树文明新风。五是健全完善爱心超市。在91个贫困村统一配建爱心超市,采取积分形式兑换物品,以此来激励广大贫困户文明意识。
创新模式,确保持续发力。为了保持宣传和精神文明扶贫工作的长效性和时效性,确保氛围营造浓厚、舆论引导有力、各类好典型、好人物报道长流水、不断线,不断扩大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镇平县工作中提出了“三个常态”、“三个延伸”,“三个常态”,一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要常态化。充分利用县级两个演出小分队,在91个贫困村开展巡演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向410个村延伸,同时也加强对乡村两级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变“输血”为“造血”,充分利用各村的文体大院,经常性开展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达到每月每村至少举办一次文体活动。正让各村文化大院活起来,舞起来,动起来。二是先进典型引领工作常态化。要求各乡镇及时总结上报工作中的各类工作动态及先进典型,县各级媒体要加强宣传报道,不断总结推出更多好典型,推动整体扶贫工作向纵深、良性发展。三是精神文明评创活动常态化。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评创活动,达到每月开展一次评选活动。同时,加强对各类典型的培育、宣传报道力度,经常组织各类道德模范人物深入各村开展宣讲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典型带典型,不断启发、感召更多的人学习典型、崇尚典型、争当典型,形成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三个延伸”,一是氛围营造由91个贫困村逐步向410个村全面延伸,在全县实现全覆盖,不留死角。二是大喇叭、讲习所由91个贫困村逐步向410个村全面延伸,让党的好政策传到千家万户。三是爱心超市由91个贫困村逐步向410个村全面延伸,激发更多的人关心支持扶贫工作,激发更多贫困户自强又感恩。
《镇平县以“精神扶贫”引领“精准脱贫”》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zhenping/76209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