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南阳新闻 > 镇平县新闻 >

一步一脚印步步暖心窝——镇平县王岗乡管家村第一书记王雷

[摘要]文:高波 贾永彬 2016年4月,镇平县人大机关干部王雷,带着使命到镇平县王岗乡管家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用一片赤诚之心领着乡亲们脱贫致富。两年过去了,管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道路硬化了,吃水用电不愁了,电视手机有信号了,看病就医有保障了,孩...

文:高波 贾永彬

       2016年4月,镇平县人大机关干部王雷,带着使命到镇平县王岗乡管家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用一片赤诚之心领着乡亲们脱贫致富。两年过去了,管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道路硬化了,吃水用电不愁了,电视手机有信号了,看病就医有保障了,孩子们上学方便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扶贫基地有了,扶贫车间有了,合作社发展起来了,村民收入提高了……
  这一切都让王雷喜上眉梢,两年来的付出和坚守总算没有白费。
  建强堡垒带民富
  初到管家村,王雷面临的是不解和质疑,“城里来的年轻干部都是‘飞鸽牌’,哪能在这里待得住?”在种种质疑和猜测中,他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每天早、中、晚三顿饭时间,他拿着小本子到群众家里摸情况、问困难,摸清了村“两委”班子状况、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收入状况、致贫原因……
  王雷清楚,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通过多次与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等进行交流谈心,王雷提出建设“亲民、近民、爱民”的村“两委”班子,重点在“抓班子、带队伍,抓发展、促脱贫,夯基础、建机制”等方面积极作为。围绕增强村级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基础制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短短半年时间,打造了一支素质好作风硬、有激情能干事的村级班子,为村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基础设施大变样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王雷总有一股冲劲儿,一个项目不开工、不落地、不建成,他心里就不踏实。他同村“两委”班子一道在县人大机关的帮扶下,先后协调电业局投资18万元架设供电专线,解决养羊场电力不足问题;协调交通局投资68万元改造村里险桥一座;争取国开行99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省财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试点160.8万元项目和第一书记扶贫专项资金10万元环境改善项目……白天搞建设,晚上开会找问题想办法,一个多月没有回过一次家。在他的努力下,村部、村文化广场、卫生室、学校、道路、饮水、通信、河道治理、光伏发电、村容村貌环境治理全面开花,累计投入超过1460万元。他还积极开展“党群连心”试点,动员帮扶责任人、管家村在外成功人士、村干部群众捐款1.7万元,为家庭困难大学生送去慰问金,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管家村村民说:“做梦也想不到,村子里两年的变化超过了过去10年的变化。”
  勇于创新产业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展产业,努力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才是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在扶贫模式上,王雷不断探索:以铁牛养殖场为依托,采取“公司+贫困户+金融”的模式,动员24户贫困户利用贴息贷款50000元与养殖场合作,每年分红3500元以上;利用扶贫到户增收项目5000元入股,年保底分红500元。
  王雷借鉴养殖场开创的成功模式,动员部分贫困户采用合作、入股模式加入同茂苑苗木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还可到基地务工,年均收入8000元~10000元。争取上海同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管家村启动占地10亩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吸纳贫困户参加,每户年增收达2000元。还引进浙江仙鹤纸业入驻,使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给管家村鼓了劲、提了神,王雷相信,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管家村明天一定会更好。


《一步一脚印步步暖心窝——镇平县王岗乡管家村第一书记王雷》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anyang.yuduxx.com/zhenping/74242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